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审计署6管齐下堵社保基金漏洞 部分省市社保基金审计已开始 -周五沪指午盘收于4162.97点 "全民炒股"言过其实 基民热情不减 -奥运空气质量将实现五省联保 水利部急调长江清水注入太湖 -教育部将严惩高校"体制外"招生 民办高校招生收费成监察重点 -外资正式进入中国铁路运输领域 中国钢铁并未冲击国际市场 -国税总局:可能重创股市 短期不征资本利得税 不会取消利息税  -"鑫诺三号"卫星上天 "长征"火箭完成百次发射 可发射飞船和卫星 -全国治理商业贿赂未达预期 专项工作延期 公务员处分条例实施 -中国即将公布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财政部调整商品进口关税 美将对我铜版纸征最高99.65%反倾销税
今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望达$603亿 扭转下降局面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12 月 23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新华网北京12月23日电 据商务部预计,今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可望达到603亿美元,将扭转去年实际使用外资略有下降的局面。有关权威机构预测,2006年我国吸收外资将继续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据商务部最新统计,今年1至11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7019家,同比下降6.7%;合同外资金额1674.65亿美元,同比增长0.1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42.63亿美元,同比增长2.14%。

目前,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480多家在中国投资设立了企业,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研发中心达到860家,地区总部近40家。按照联合国贸发会议《2006世界投资报告》,2005年我国吸收外资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居全球第三位(英国吸收外资1645亿美元,跃居全球首位;美国吸收外资994亿美元,居全球第二)。

今年以来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继续稳步发展,并呈现出三大特点:

一是增长势头继续趋缓。我国连续15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居发展中国家之首,但是近年来这一增长势头明显趋缓。去年甚至出现负增长。今年即使有所增长,但幅度很小。有关部门预计,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吸收外资仍将低于全球平均增幅。

二是服务业吸收外资增长较快,制造业吸收外商投资呈现下降,国家宏观调控行业的外商投资得到有效遏制。前10个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109.39亿美元,同比增长14.63%,比重上升了近3个百分点。主要集中在房地产、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分销、旅游、建筑、金融业。同期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40.1亿美元,下降6.81%,所占比重同比下降5.38%。钢铁、水泥行业实际使用外资大幅下降,电解铝行业没有新设外商投资企业。

三是地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不平衡依然明显,中西部地区占全国总量的比重仍然很低。前10个月,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440.88亿美元,占全国使用外资的90.76%;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30.18亿美元,占全国6.21%;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14.71亿美元,占全国比重3.03%。东北老工业基地实际使用外资16.89亿美元,占全国3.47%。

有关专家认为,由于我国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基数较大,短期内难以有大的增长。“十五”期间,我国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超过2861亿美元,是“九五”期间的1.34倍。最近几年每年都保持在600亿美元左右的水平。2005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为8970亿美元,发展中国家占了2740亿美元。而中国占了发展中国家的五分之一以上。

另外,近年来国内生产要素供应紧张、人民币升值以及相关优惠政策的调整,加大了外商在华投资的运营成本,部分削弱了吸收外资的竞争力。

当前外资国际竞争加剧。一些周边国家纷纷加大引资政策优惠力度,也吸引了部分原来打算到中国投资的外商外资。

虽然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增势趋缓,但是,我国政治社会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国内市场潜力巨大,产业配套能力强,对外资的吸引力依然存在。(记者张毅)

来源: 新华网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六一"儿童节关注2000万留守儿童:发展之路遭遇体制障碍
世界无烟日:中国超5亿人健康受被动吸烟危害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