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提速。
这是在宁夏红寺堡一处粮食收购点,两位妇女正在堆放玉米(2006年11月10日摄)。2006年秋季,宁夏引黄灌区玉米、小麦、水稻三大作物喜获丰收。新华社发
为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和要求,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全局高度,明确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作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中央明确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特别是要在多予上下功夫,真正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全面推进农村的发展。围绕这一要求,有关部门专门举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并且直接对全国县委书记和县长开展专题培训。
各地也普遍加强了对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协调。截至7月底,天津、吉林、江西、浙江、广西等5个省区市已编制完成新农村建设规划,北京、河北等22个省区市正在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26个省份已确定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方案。
在“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政策指引下,不但已有的支农政策措施得到完善和强化,同时,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也陆续出台:
——在春耕之前首次向农民公布了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首次公布了小麦的最低收购价;在3月初提前预拨了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资金;出台了对种粮农民的化肥、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增支综合直补政策。生产资料增支综合直补政策不仅金额超过100亿元,而且补贴范围突破了13个粮食主产区,扩大到全国31个省区市;补贴品种突破了仅限于柴油的涨价补贴。
——首次提出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首次要求用三年时间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首次以国务院名义出台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专门文件。
据财政部统计,今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达3397亿元,比上年实际执行数增加422亿元。这些资金主要用于继续加大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同时,今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各安排40亿元,解决20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安排25亿元,增加250万沼气用户;安排170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启动无电村电力设施建设。中央首次安排17.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
在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有效拉动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一系列好成绩:前三季度全国粮食生产再获好收成,夏粮总产量1138亿公斤,同比增长7.0%;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762元,实际增长11.4%,连续三年保持了前三季度两位数增长;棉花等主要经济作物发展势头良好,畜产品和水产品产量继续增长。
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着眼点。农业部部长杜青林表示,农业部将继续采取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农业区域化布局、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强农民的教育培训等措施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他认为,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农民的收入也将逐步提高。
各地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也取得新进展,乡村道路建设步伐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和医疗保障有所加强,村容村貌取得新变化,村庄建设规划开始起步,生活环境改善得到重视。截至上半年,全国已有3.96亿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央和地方财政补助标准分别由10元提高到20元。上半年,中央和地方落实资金46.5亿元,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4880万学生全部享受了免学杂费政策。“十一五”期间将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农村社会保障方面的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研究和采取措施,切实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积极推进农民工参加大病医疗保险统筹,探索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并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也呈现良好的势头,欠发达地区综合文化站的改扩建和农村危旧公共文化设施的改造步伐逐步加快,有关部门正采取多项措施,着力实施农村文化重点工程建设,改善、提升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水准。
以新理念催生新举措,以新举措推动新发展。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扎实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将呈现更加喜人的局面,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书写新的篇章。(记者 姚润丰、董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