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10月14日电 当欧盟在本月7日开始对中国产皮鞋征收16.5%反倾销税后,给参加第100届广交会的数百家鞋类生产厂商和贸易企业带来了不安,无论参展商还是采购商,即将到来的广交会都将面临一场因反倾销而引起的艰苦的价格谈判。
商务部外贸司司长鲁建华说:“反倾销可能导致本届广交会的鞋类产品订单数量发生变化,长远看也会影响到中国制鞋行业7万人的就业。”
长期以来,广交会被视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从到会客商数到成交升降幅度,人们仔细观察着它展现的每一个细节,希望从中看到中国这个世界第三大贸易国的每一个新动向。
广交会秘书长、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任胡楚生说,一部广交会的发展史,就是共和国的对外贸易史。“广交会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每一个时期都创造了奇迹,生动展示着中国外贸的走势。”
50年来,广交会的贸易方式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而天翻地覆。在计划经济时代,外国客商要“跑步进入广交会”抢货单,因为当时的货品都是由国家计委审批后下到各进出口总公司,后者再根据各国与中国的外交关系进行分配式贸易。广交会当时的贸易额、贸易方式、组展方式,由八大进出口总公司组成的交易团计划安排。
改革开放以后,市场模式进入了广交会。胡楚生说,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出现在交易会上的,从原来的八家外贸总公司、国营外贸公司发展成为生产企业、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科研院所等多种经营实体。进入2000年以后,从企业类型来看,生产企业参加广交会的份额从20%到超过50%,从企业体制来看,民营企业已成为广交会重要参展和成交主体,参展占比36%。这突出反映了中国经济体制和外贸机制的多元化。
此外,透过广交会的出口商品结构,可以看到中国经济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在广交会初期,其出口商品主要是原材料产品和粮油制品。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交会出口的农副产品占中国出口产品的70%。在1978年,工业制成品才刚刚占总成交的20%。20世纪90年代后,机电产品、日用消费品已成为广交会的主角,其中前者占总成交的34%。到2006年,机电产品所占比例已提升至40.3%。从原材料转变为制成品,出口商品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经济实力的变化和增强。
广交会的成交额还是中国综合国力和外经贸事业飞速发展的一面镜子。第1届广交会成交额只有1800万美元,到了第99届广交会成交额已超过322亿美元。在这50年间,中国已经从“一穷二白”发展成为贸易总额居全球第三位的国家。
同时,广交会也成为新的贸易形势下各种矛盾和冲突集中表现的舞台。放开外贸经营权后,中小企业通过广交会进入国际市场的冲动前所未有,展位供不应求,炒卖摊位现象时有出现;各种贸易摩擦此起彼伏。
在1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大会新闻发言人徐兵说,50年来,广交会一直根据中国的外贸形势和国家利益需求不断的变革,在“十一五”期间,广交会将按照专业化、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要求,积极稳妥地进行改革,在巩固传统优势的同时,努力使广交会发展成为由数个专业化特色突出的展览组成的大型展会。(记者李嘉 王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