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审计署6管齐下堵社保基金漏洞 部分省市社保基金审计已开始 -周五沪指午盘收于4162.97点 "全民炒股"言过其实 基民热情不减 -奥运空气质量将实现五省联保 水利部急调长江清水注入太湖 -教育部将严惩高校"体制外"招生 民办高校招生收费成监察重点 -外资正式进入中国铁路运输领域 中国钢铁并未冲击国际市场 -国税总局:可能重创股市 短期不征资本利得税 不会取消利息税  -"鑫诺三号"卫星上天 "长征"火箭完成百次发射 可发射飞船和卫星 -全国治理商业贿赂未达预期 专项工作延期 公务员处分条例实施 -中国即将公布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财政部调整商品进口关税 美将对我铜版纸征最高99.65%反倾销税
中国图书出版进出口呈明显逆差 差额达1.3亿$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08 月 28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2006北京国际出版论坛在北京开幕

李冰:传统出版业正在遭遇新技术挑战

于永湛:网络书店将有更大发展空间  

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共同主办,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承办的“2006北京国际出版论坛”,2006年8月28日在北京凯宾斯基饭店举行。

记者了解到,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出版论坛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下,已经成为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一张重要名片。论坛会聚了国际出版界许多经营人士,探讨国际出版业最前沿的问题。

据主办方介绍,论坛在反映国际出版同行对中国出版业强烈关注的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出版业渴望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的意愿和追求。新闻出版总署对外交流与合作司司长张福海指出,“我们搭建了一个平台,大家用智慧和信任将其变成了出版界的盛宴,大家的积极参与,使前两届的论坛得以成功举办,并且第三届论坛带给人们更多的期盼。”

本届论坛把目光聚焦在新技术对出版业的影响上,张福海希望“通过大家的智慧碰撞,使我们能够较为清晰地勾勒出出版业的未来走向。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资格关乎我们的未来,但是新技术却有足够的分量,它是我们必须面对的”。

出席论坛的领导和演讲嘉宾是: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于永湛先生,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李冰先生,中宣部出版局局长张小影女士,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简•弗里德曼女士,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全局出版总裁鲁迪格•格鲍温先生,香港联合出版集团总裁陈万雄先生,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刘志鹏先生,亚马逊公司高级副总裁麦森纳先生,谷歌公司全球副总裁昂卫特先生,浙江新华书店集团总经理周立伟先生。(陈山)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于永湛表示,对于中国图书进口体制很多人存在误解,认为诸多限制阻碍外国图书进入。但实际上,中国现在出版业对外交流很活跃,每年图书、报纸、期刊的进口呈两位数的增长。每年进口的出版物、报纸、图书、期刊的用汇额已经超过了1.5亿美元,进口的数量1400多万的品种,而同期出口的数量只有800多万种,收汇只有2000万美元左右。所以,实际上中国图书出版物的进出口目前还呈现出明显的逆差状态。这些数据表明,现在中国出版业和外界的贸易正在非常正常、有序地开展,中国现行的管理政策是有利于中外出版交流的。(武越明)

附1:    

新技术与出版业的未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  于永湛

2006828日)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在这秋风送爽的美好时节,我们又一次相逢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相聚在北京国际出版论坛。在此,请允许我代表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向光临本次论坛的演讲嘉宾和来自海内外出版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求新求变求发展是出版业永恒的主题。仔细观察,我们发现这些年出版业的变化速度之快大大超乎我们的想象,究其原因,则源自于新技术的诞生和推动。新技术在给我们带来不间断的惊喜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困惑和难题。新技术已逐渐成为世界出版业关注的焦点,成为出版业最前沿也最无法回避的课题。如何因应新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趋利避害,需要动用全世界出版人的共同智慧。本次论坛的主题就定位在“新技术与出版业的未来”。它反映了我们对这一世界性课题的强烈的求解欲望。今天的演讲嘉宾,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产业精英,都对新技术与出版业的恒久关系给予了长期关注,是求索这一问题的先行者。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他们的演讲会给我们的听众带来全新的感受和心智的启迪。

今天的演讲,我准备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对新技术与出版业未来的认识,以及中国出版界在新技术的应用上所进行的一系列有益的探索。考虑到国外来宾对中国出版业发展状况的关切,我首先从三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出版业的有关情况。

一、中国出版业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繁荣,中国出版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包括图书、报纸、期刊、音像、电子、网络六大出版和发行、印刷、光磁储存三大行业的出版行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图书、报纸、期刊等三大传统出版业持续发展,特别是品种增长很快, 我国书报刊出版总量已居世界首位。2005年,我国共有图书出版社573家(包括副牌34家),出版图书222473种(其中新版图书128578种),图书总印数64.02亿册(张);出版报纸1931种,报纸总印数412.6亿份;出版期刊9468种,期刊总印数27.59亿册。二是音像、电子和网络出版增长迅猛,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并具备了一定的产业规模。2005年,全国共有音像出版社341家,出版录音制品16313种、2.3亿盒(张),录像制品18648种、3.86亿盒(张)。全国共有电子出版单位198家,出版品种达到6152种,年出版光盘14008.97万张。三是印刷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竞争力不断增强,复制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中国现有印刷企业9.7万家,光盘复制和生产企业135家。四是出版物发行业形成多元化格局。共有国有、民营、外资、合资发行企业网点16万家,网络遍布城乡。连锁经营与物流配送、网上书店等新型发行业态已经形成并迅速发展。

不断繁荣发展的中国出版业,在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其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出版业在中国不少省份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据2004年首次组织的对全行业实现增加值的统计,2003年全行业增加值约为1939.7亿元,约占当年全国GDP117251.9亿元的1.7%,占第三产业增加值38885.7亿元的5%。最新的中国国家经济普查表明,出版、印刷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GDP比重不断上升。出版业已经成为中国目前最为看好的行业之一。

然而,在看到中国出版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中国人均出版物占有量还比较小,多年来人均购书量一直徘徊在五册左右,报纸每千人天份数不到100份,期刊人均每年只有两本多,光盘人均只有半张。而且我们在国际出版市场上占的份额还很小,影响力也不大;出版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还不是很强。因此,我们现在只能说是一个出版大国,而不是出版强国。中国出版业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

二、中国出版业的主要对外政策

中国政府一直在认真地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所作的各项承诺,并依据排定的时间表,不断扩大出版业开放的力度。目前中国出版业的对外政策主要有以下内容:

在分销领域,根据《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目前中国允许外商投资设立图书、报纸、期刊、电子出版物分销企业,从事国内(不包括港、澳、台)版出版物批发和零售业务。

在印刷领域,允许外商在华投资设立印刷企业。在包装装潢印刷方面,允许外商在华设立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印刷企业;在出版物印刷和其他印刷品印刷方面,允许设立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印刷企业,但中方投资者应控股或占主导地位。经我国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批准,境内印刷企业可以接受委托印刷境外出版物,但印刷的境外出版物需要全部运输出境,不能在境内发行、散发。

在出版物进口领域,根据《出版管理条例》的规定,出版物的进口业务,由依法设立的国有独资的出版物进口经营单位经营。根据《订户订购进口出版物管理办法》,国家对进口出版物的发行实行分类管理,对进口报纸、期刊和限定发行范围的进口图书、电子出版物等实行订户订购、分类供应的发行方式;对非限定发行范围的进口图书、电子出版物实行市场销售的发行方式。根据上述规定,在境外出版的图书、报纸、期刊、电子出版物在境内销售的唯一合法途径是,通过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出版物进口经营单位办理进口手续,然后由出版物进口经营单位按照规定的方式在内地发行。

在出版领域,中国鼓励境外出版单位同国内的出版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如图书版权买卖,图书的单项合作出版等。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境内科技类期刊出版单位可以与境外出版机构开展版权项目合作。但目前在出版方面,我国还不能允许外商投资出版领域,即不允许外商直接投资或参与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编辑、出版工作。

三、中国高度重视版权保护工作

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加强版权行政执法,不断健全版权法律法规,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宣传活动,努力完善版权服务体系。可以说保护知识产权工作在各个方面均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目前,中国政府部门使用正版软件工作进展情况良好,截至去年年底,省级人民政府软件正版化工作已全部完成,95%的地市级人民政府实现了软件正版化的工作目标,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也在开展之中。今年上半年开展的出版物市场整治行动中,共立案查处各类侵权盗版案件1.2万余起,共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5553.8万件,其中盗版音像制品3356万件,盗版教材教辅读物361.1万件,盗版计算机软件及电子出版物370.3万件,走私光盘305万张。处罚违规出版物店档摊点2.2万个,取缔关闭非法出版物店档摊点1.5万个,取缔关闭非法印刷企业743家。查获非法光盘生产线6条,在中国境内查获的非法光盘生产线总数累计达到223条。

今年年初,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查处违规光盘复制企业专项行动,共清查了涉及18个省区市的48家光盘复制企业。经认真核查,对14家确有违规复制行为的光盘复制企业依法进行了行政处罚,其中,6家企业被吊销复制经营许可证,8家光盘复制企业被责令停业整顿。通过此次专项行动,整顿了光盘复制秩序,打击了非法盗版活动,保护了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显示了中国政府保护知识产权,履行国际承诺的决心。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的“反盗版百日行动”,力度更大,行动更为迅速,并已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我们所采取的这一切措施,所进行的各种努力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保护我们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我们的未来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下面我们转回本次论坛的主题。谈以下三个方面。

一、新技术与出版业的未来——我们的基本认识

自从公元2世纪初中国东汉时期蔡伦发明造纸术,以及公元11世纪北宋时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并应用于出版业以来,技术创新就开始在出版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并且一直是出版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一千多年来,世界各国的出版业者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共同努力,不断推动出版技术的更新发展,并由此带动世界出版业的持续繁荣和发展。尤其是过去的十多年,随着数字,网络及通信技术的发展,新技术对出版这一内容产业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新技术给出版业带来了许多新的机会,增强了出版业的竞争能力与竞争优势。这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高新科技极大地提高了传统出版业的经营水平。数字技术正在通过出版物的载体形式、传播方式、管理手段、营销服务等方面,已经而且正在加速对传统出版业产生革命性影响。如出版发行业的信息化,数字出版,按需印刷,网上书店,网络营销等。传统出版业借助高新科技的手段,降低了成本,扩大了规模,提高了效率,经营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二是数字技术极大地拓展了出版的市场空间,并已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建立在非纸介基础之上的在线出版已经形成新的商业模式、产品形态和业务结构。当然在大众出版,教育出版和专业出版这三大出版领域中,新技术的影响的广度与深度是有很大差异的----在专业出版领域,数字出版的优势已初步显现,形成了新的商业模式,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在座的很多国外专业出版集团的收入中,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基于数字化的在线出版销售;而在教育出版领域和大众出版领域,基于新技术的商业模式还在探索之中。

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也给出版业特别是传统出版业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很多的不确定性。可以说,当今出版业面临的竞争与挑战是十年前不可想象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一是新技术极大地降低了出版发行的进入门槛,新的传播方式导致传统出版发行角色边缘化。在传统的信息传播格局中,离开出版社的策划、组织,图书的生产工作就无法顺利进行,知识由作者向读者的流动也就没有可能。而数字出版技术出现之后,任何一个具备基本计算机知识和上网条件的人在理论上都可以成为出版者,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作品,出版社不再是出版流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书店也不再是图书流通中必然的环节。这无疑使传统出版发行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传统出版业的生存空间被大大挤压。

二是数字出版的发展必将对传统的纸质图书市场构成威胁。在一些特殊的市场领域,比如信息服务和工具书领域,数字出版由于其特有的检索方便、易于更新和价格低廉等特点,将对传统出版物构成巨大威胁。随着无线上网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检索优势将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此外还必须注意的是手机技术的发展,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几年,以查询为主要功能的数字出版物必将会分流相当一部分传统工具书和资讯类图书的市场。

是新技术给出版业“内容为王”的金科玉律赋予了新的含义,即谁对内容资源拥有更强的集约整合能力,谁就拥有更大的市场控制力。由于下面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互联网出版要求出版资源相对集中,传统出版单位自身拥有的资源一般不足以支撑网络出版业务;其二,互联网出版投入大、周期长、风险大,传统出版单位受体制和机制的制约,难以驾驭。在向网络出版转型的过程中,基于技术和平台的内容集成商将比分散的基于内容原创的传统出版商拥有更大的优势,前者是综合的内容运营商,而传统出版社只是内容提供商。一旦内容集成商形成品牌和平台效应,则其向上游原创出版延伸就会变得十分容易。传统出版如果没有相应的对策,在未来的网络出版格局中势必将处于不利的地位。而传统发行在网络出版的世界里则面临更大的生存危机,因为网络出版生来就是去渠道化和去中介化的。

四是互联网上的免费内容对基于卖内容的出版发行业形成了一定冲击。我们留意到国际同行在这方面的一些忧虑和担心。他们认为日益增多的互联网免费内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眼球,使传统出版业的读者在不断流失。尤其是异军突起的超级搜索引擎以及他们对图书馆和出版业雄心勃勃的数字化计划,不仅对传统出版业的知识产权制度构成了一定挑战,使主要以提供内容为主的传统出版业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削弱,也通过广告销售等商业模式改变传统出版业基于内容销售的商业模式。国际同行尤其担心超级搜索引擎是否会利用其即将建立起来的数字化图书数据库形成他们在一些文化领域中的垄断。对此,我们也给予了密切的关注。

二、中国出版业对新技术的应用初见成效

我国是互联网和手机等新技术应用的消费大国,截止20067月,我国网民达1.23亿,移动电话用户超过4.4亿。我国对新技术对出版等内容产业的影响和应用非常重视。在今年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中央领导同志在讲话中明确提出要着力调整行业结构,积极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改造传统的文化创作、生产和传播模式,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延伸服务领域,拓展服务内容,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文化博览、动漫游戏、数字传输等新兴产业。推动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移动通讯的互动融合。

作为国务院新闻出版行政管理机关,新闻出版总署管理的范围既包括图书、报纸、期刊等传统类出版物,也包括电子、音像和网络等新兴的出版物。可以说,我们对不同出版形态之间相互竞争、冲突及融合的态势,有着十分深刻的体会。因此,我们不仅鼓励传统出版发行业积极应用新技术,积极应对互联网及数字技术的挑战,还出台系列产业政策和法规来促进和规范新兴的互联网出版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出版发行业信息化水平有很大提升。多数出版社在出版资源整合、编印发业务管理平台和客户服务方面引进了信息系统。一些领先的出版社还引进了ERP系统,把选题、编辑、材料、仓储、印刷、发行、财务等各个环节通过一个综合系统进行管理。绝大多数出版社都建有自己的门户网站,用于网络营销。相对于出版,我国发行领域信息化的步伐更早更快,因为中下游的发行比上游的出版要处理多得多的图书品种,紧迫性更高。如今,大多数书店都配有POS系统,而且直复连锁网络技术,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等都有相当成功的开发与应用;网络书店也非常活跃,像许多国家一样,网上图书销售每年都以超常的速度在增长。

我国网络出版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我国网络出版的产值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学术文献数据库、网络期刊、网络图书、网络游戏出版物、网络文学读物、网络教育读物、网络音像出版物、网络动漫作品等出版类型。2004年我国网络出版收入达35亿,带动相关产业(如IT、通信、媒体、教育等行业)预计达250多亿。我们培育了一批网络出版企业,建立了网络出版队伍。2003年,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50家单位从事网络出版业务。从实际情况看,全国涉及互联网出版的网站约3.5万家,网络出版从业人员总数超过10万人。我国的网络出版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部分网络出版领域,比如网络游戏出版、网络学术和网络文献出版等方面,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特别是网络学术文献出版已具规模,逐步形成良性循环。我国的网络学术文献出版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1996年我国开始出现了网络学术文献全文电子版内容在互联网上传播。截止到2003年初,通过网络出版的学术文献,折合量达到5800万篇,约3000亿字。我国1994年以来纸质学术期刊中,网络出版相对覆盖率超过99%。目前,实现了7582种纸质科技学术期刊内容全文的网络同步出版。2002年我国网络学术文献出版规模达到1.5亿元,2005年近5亿元,年呈两位数增长,网络学术文献出版产业链正在形成。由传统学术出版、信息资源采集、信息资源建设、网上信息服务等环节构成的产业链保证了整个产业运行的良性循环。传统出版社开始意识到网络出版的机会与挑战,开始思考和制订数字内容资源建设和网络出版战略,积极探索基于网络和新技术的出版模式。此外电子图书出版也形成一定规模,目前我国有四大电子图书出版商,由于他们较早进入了电子图书出版领域,并形成了较强的对图书资源的数字化整合能力。将全国500多家图书出版社、120多万种图书资源进行了数字化整合集成,成为中国电子图书出版的主导力量,仅四家公司电子图书已经占据了全国电子图书市场的90%。

三、改革与创新是应对新技术挑战的根本出路

尽管中国出版业对新技术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程度不同地制约着出版业对新技术的应用和网络出版的健康、持续和快速发展。比如观念滞后,数字鸿沟,版权困扰,资金短缺,资源流失,人才匮乏等等。

新闻出版总署作为中国出版发行业的主管机关,针对目前存在的这些主要问题,将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采取进一步加强管理、促进发展的措施和办法:一是健全和完善互联网出版管理法规,严格依法管理。二是制定网络出版产业发展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为产业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三是加强互联网出版内容建设,抓好一批重点网络出版工程,包括各种出版资源数据库建设,促进网络出版繁荣发展。四是强化内容创新。要注重内容创意、载体形式、传播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充分发挥新技术的优势,特别要下功夫开发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世界了解中国的优秀作品,推动中国出版走向世界。五是加快出版发行体制改革,努力培育新型市场主体,推动出版单位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技术给传统出版发行业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将逐步演变为出版发行业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和动力。只要我们及时跟踪研究新技术发展趋势,发挥传统出版发行业不可替代的优势,积极探索新技术与内容有机结合的商业模式,抓住新技术革命这一历史机遇,趋利避害,与时俱进,中国出版业的未来就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作为同行,我们又共同从事着出版这一不断给人类带来智慧和进步的神圣事业。在过去的岁月里,我们大家通过各自的努力,共同构建了世界出版业的辉煌大厦。今天,当新技术的潮流袭来的时候,我们更有必要携起手来,加强交流,增进合作,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昂首阔步,迎接出版业更加灿烂的明天。

再次对各位演讲嘉宾表示衷心感谢!

预祝各位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诸事如意,满载而归!

谢谢大家!

附2:   

在“2006北京国际出版论坛”上的演讲

 

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来自各国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已经举办了13届,国际出版论坛也已经举办了3届,在这个交流平台上,大家展示出版成果,共同探讨出版业的发展问题,感受到了相聚的愉快、沟通的愉快,因此这个博览会和论坛也就越来越有吸引力。

这一届论坛的主题是“新技术与出版业的未来”。这确实是当今出版业不能不认真讨论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是四大发明的故乡。中国人曾最早发明了先进的造纸技术。造纸术在公元7世纪传到印度,后来又传给阿拉伯人,直到12世纪传到西欧。中国人还比较早地使用了活字印刷技术。据考证,采用印刷方法制作的第一部完整书籍来自中国,印刷时间是公元868年。9世纪,木板印刷在中国已相当普遍,带来了当时图书印刷业的繁荣。中国在出版印刷技术上不但有着令人骄傲的过去,在后来的技术发展中,也没有落伍。例如众所周知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其创始人王选院士和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中文的图书、报刊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引发了中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彻底改造了中国沿用了上百年的铅字印刷技术。之后,他又相继提出并领导研制了大屏幕中文报纸编排系统、彩色中文激光照排系统、远程传版技术和新闻采编流程管理系统等。这些成果在中国乃至整个华人社会得到迅速的推广应用。

上面说到的这些出版印刷技术生产出的成果都是纸质的传统书报刊。我们还必须正视的一个事实是: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文化领域,新技术已经带来了人们文化消费方式不可忽视的变化。这里我想起今年在全球热映的美国影片《达·芬奇密码》中的一个情节。在《达·芬奇密码》的原著中,男主角罗伯特·兰登是专程跑到一所大学图书馆去搜索信息,而在电影中则改成了向公共汽车上的男孩借了一部能上网的手机搜索信息。电影导演的这个改编,很时尚,也很符合当今的生活。如果说过去人们主要通过传统的报刊获取信息的话,那么今天人们在阅读方式上有了更多的选择,比如互联网、手机、PDAPC等等。

传统出版业的发展遭遇了新技术的挑战,而且挑战是十分严峻的,它使传统图书的销售量或盈利回报蕴藏着潜在的危机。来自五月份的美国图书博览会的消息说,近时期传统图书的销售量有的报出下降数字,有的上升的趋势明显减缓。与传统图书业疲软相比,电子图书市场却呈现出另一番如火如荼的发展景象。2002年以来,电子图书及出版物每年都在以两位数字增长,虽然与传统图书销售相比,电子图书的销量所占的比例还比较小,但是其发展的速度与规模却很惊人。

我们看到,随着电子内容的制作技术与传播手段日趋成熟,上网阅读以及网络购书日益活跃。电子图书网上采购既方便又快捷,不再需要等候时间,人们可以免去奔波图书馆、资料室的辛劳,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获取所需要的资料。甚至人们只需把所要看的、厚厚的图书下载到小巧的阅读器上,便可以随时随地感受数字阅读的方便和魅力。另外,与传统图书相比,电子图书凸现各种新阅读功能,一些电子出版物具有多种语言支持或附有声音与视频。不久前一位美国著名出版商宣布:他们正在与电视制作部门合作,将书制作成能够在电视、DVD、网络及移动装置上播放的电子出版产品。

新技术对传统出版业造成的冲击,也引发了抗争。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案例是谷歌搜索引擎公司与全美出版协会产生的矛盾。此案被喻为新旧经济的碰撞,这场争斗也令业界人士深思。许多人认为,无论传统书商是否愿意接受,数字化与网络这一新兴阅读媒介与阅读方式,已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新潮流。我们也许可以说,人类历史上很少有一项技术像互联网那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有如此快速的发展。如果以5000万用户为基准作一个统计,达到这个用户数字,电话用了55年,广播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而互联网只用三年就超过了5000万用户,总共不到八年就达到3亿用户。目前,中国的网民最保守的统计也有1亿多。今年4月发布了一个“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该调查也证实互联网带来的读者阅读方式正在转型。调查指出,我国国民上网阅读率从1999年的3.7%增加到2003年的18.3%,再到2005年的27.8%,7年间增长了7.5倍。在新的大潮来临之际,我们不能漠视,不能抵制,要对新技术与图书业的未来发展保持高度的清醒和敏感,积极应对,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对于出版商来说,与搜索引擎商家的合作至关重要。搜索服务为出版商带来的不只是一般意义扩大知名度等宣传手段,而关乎其今后全球市场拓展与发行渠道。积极地链接到网络,通过这些网络上搭建的国际化信息平台,让更多的读者能够及时从网上看到各类题材的书讯并直接有偿阅读和购买,这应该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另一件应该做的事情是出版电子书。“电子书”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狭义电子书指的是手持阅读设备,而现在人们把数字化的图书统称为ebook。早在几年前刚刚出现时,人们惊喜于它的便捷,但由于阅读器的价格、阅读习惯、版权、图书资源等问题,“电子书”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出版社很难下决心投资于市场前景尚不清楚的这种新型图书。随着信息技术和硬件设备的发展,电子书的发展步伐加快,今年4月份,IDPF发布了2005年美国电子书的年度报告,出版品种书已增加20%,销售额增加23%。在今年5月举行的“2006中国电子书产业年会”上发布的“2006互联网时代的读者阅读调查报告”显示,在中国网站读书频道的阅读图书数据增长22%,这表明有越来越多的读者选择网上在线浏览。同时上网络书店买纸书、网上购买和借阅保真电子书、网络下载免费图书等形式也得到读者认可。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六成读者获取图书的渠道。调查还显示,可以在电脑上阅读、复制和粘贴成为读者购买电子书的主要原因,这个结论说明其实书的形态已不再是最重要的了,读者愿意去看和复制,是因为书的内容有价值,读者真正购买的是书的内容。

面对互联网出版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中国的出版社已经开始积极拓展网络出版,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截至20065月,全国已有400多家出版社开展了网络出版业务,传统书店也纷纷在网上建店,发展电子商务。 2005年上海书展期间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预计,到2008年,中国50%以上的网上书店会将销售电子图书;到2010年,90%以上的出版社将出版电子图书;到2015年,中国电子图书的销售额将达到100亿元,贡献的利润将达到全部图书的50%。有专家指出,未来电子书发展将呈现四大趋势——多元并存、图书馆和大众市场互为促进、出版社成立专职机构推进网络出版机制、e纸一体化。目前,除纸书之外,电子书、移动电子书、多媒体电子书、按需印刷、按页打印等新兴图书形式已经开始并行发展。成立专职机构推进网络出版机制的出版社在日渐增多,统计数字表明,基本形成网络出版机制的出版社在2003年是6家,2005年为45家,预计2006年末会达到80家,2007年将达到180家。

    网络与电子制作提供的只是技术服务,不管是纸质出版物还是电子出版物,最核心的还是内容。因此,今后网络引擎提供商必须争得具有品质及数量保证的内容资源方能凸显其竞争优势。出版业当然是有资质又有能力提供海量内容资源的重要供应商。现在,已经可以嗅到各大商家争夺内容资源之战的火药味,网络提供商拉拢更多的出版商已成为一些图书博览会上的新动向。人们注意到谷歌的图书搜索计划,亚马逊的升级搜索,微软的即时搜索计划等等纷纷亮相,在出奇招吸引出版商与作者的眼球。未来竞争中,拥有优质的海量信息的内容资源,必将成为兵家必争地。因此,面对新技术的挑战,我们不需要悲哀,而新技术正是给出版业的大发展提供了一片新天地。

来源: 发展门户网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六一"儿童节关注2000万留守儿童:发展之路遭遇体制障碍
世界无烟日:中国超5亿人健康受被动吸烟危害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