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6)》今天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在西安联合对外发布,蓝皮书指出,2005年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占东部地区的比例由2004年的48%下降到44.2%,东西部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差距进一步加大。
蓝皮书指出,从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来看,2005年西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占东部地区的比例由2004年的69.7%下降到2005年的66.7%,而2005年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占东部地区的比例由2004年的48%下降到44.2%。尽管两者均有所下降,但是城镇居民收入较之于农民收入而言,东西部差距要小许多,说明东西部的差距很大的根源和症结在于西部农村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西部地区传统农业比较过大,大多数地区的生产水平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即农村的农业生产大多是解决生计问题。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不能扬长避短利用农业资源。在2004年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中,农作物种植业产值分别占47.6%和51.8%,而西部地区农作物种植业则占农业总产值的52.9。同时,西部地区有限的耕地主要用来种植经济效益低的粮食作物,广阔的草原资源、丰富的野生物资源以及优质的经济作物、园艺作物等生产优势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此外,西部地区农村产业仍以农业为主,农村工业不发达,未能充分利用具有优势的农牧业产品加工增值。
蓝皮书认为,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走向应该是: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以农业内部调整为主,以种植业逐步向牧业转化为主,并相应得发展牧业和林果业的加工业。按照这种发展思路,预计该区2010年比2005年农业产值比重将下降11.8个百分点,林业产值将上升1.0个百分点,牧业产值将上升10.1个百分点,渔业产值将上升0.4个百分点。
在今天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西部蓝皮书》新闻发布会暨西部论坛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北大学、清华大学以及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发改委等50多家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学者约150人出席了会议。中国网对发布会进行了现场直播。(陈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