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9日)早晨,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第三界艾滋孤儿夏令营举行了开营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等系着红领巾出席,并祝福孤儿们在北京的家中过得愉快。
今年夏令营的特色之一,是将对孤儿进行长期资助,为孤儿们发放“爱心助学卡”,连续3年每年资助1000元,帮助他们完成初中学业。开营式上,70名孤儿领取到了第一年的资助1000元。
受制经费
爱心卡尚难形成制度
据关工委副秘书长李启民介绍,爱心卡是今年首次增加的新内容,对象就是这70个孩子,每人每年1000元,共资助3年,目标是保证孩子们初中能毕业。目前,“还没确定明年是不是继续做,要等到明年再说。”他表示,这主要还是经费原因。
据了解,爱心卡将以这70个孤儿的名字开设账户,以确保钱不会被挪做他用。而具体使用上,孩子们将在监护人的照顾下,将钱用于学习方面。此外,每年孩子们还须给关工委提交一份助学金的使用情况说明,关工委在审核中如发现有用作他途、被他人挪用的情况,将立即停止继续资助。
救助孤儿
每年拨2500万福彩收入
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因艾滋病失去父母双方的儿童有8000多人,而失去父母一方的则有约8万人。
据民政部社会福利与社会事务司司长张明亮介绍,民政部每年都从福利彩票收入中拨出2500万,用于河南、云南、四川等7个艾滋病人数较多省份的孤儿救助工作,作为他们的生活、教育费用。
对于父母一方死亡或感染仍健在的孤儿,也可通过申请低保待遇,获得一定救助。
张明亮表示,过去我国在艾滋孤儿方面做得不够,现在已有好转。但总体上,投入还是不够多,而社会的歧视也仍然存在。
■对话
艾滋孤儿最想要个家
联合国儿基会有关官员表示,爱心家庭的心理关怀有助于艾滋孤儿成长
“列在艾滋孤儿第一位的需求,是‘想要一个家’。”昨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办事处(简称儿基会中国办)卫生项目官员许文清对本报记者一再强调,心理关怀对艾滋孤儿的成长十分重要。
作为本次夏令营的协办单位,儿基会中国办自2003年起,设立专项为艾滋孤儿提供帮助。
父母发病的孩子更需要帮助
“那些父母正在发病的孩子更加痛苦,他们中有1/3会吓得睡不着觉。”
新京报:为什么这次夏令营还邀请了父母仍在世的孩子?
许文清:我们发现,那些父母正在发病的孩子,比父母已经去世的儿童更加痛苦,他们正在承受巨大的心理打击。我就碰到一个孩子,他说,他的父母去世了,小伙伴们终于可以跟他玩了。因为小伙伴们以前总觉得他家有病人,会有些害怕。
我们的研究发现,几乎没有一个父母在病中,就把孩子托付给亲戚或者朋友,都是在弥留之际把孩子托付给别人。这样,小孩子突然被送到一个陌生的家庭,他们很难适应。夏令营邀请这些孩子,就是希望能在他们的父母在世时开始帮助他们。
新京报:艾滋孤儿最需要的是什么帮助?
许文清:我们在南方一些地区做过调查,列在艾滋孤儿第一位的需求,是“想要一个家”。那些父母患病的孩子,有1/3会吓得睡不着觉。
大家一想到孤儿,往往就会想到把他们送到孤儿院,这方面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有很大的教训。儿基会在二战时,在欧洲建了很多孤儿院,但到现在,还有一些很大岁数的人至今无法走出孤儿院,他们因为没有家庭成长的环境,无法走向社会。
所以,这次夏令营,把艾滋孤儿送到爱心家庭中,是在推广一种概念,儿童最需要一个家。家对于儿童来说,太重要。
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权利
“重要的是教给孩子们儿童保护公约的常识,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权利,知道哪些地方可以得到成年人的帮助”
新京报:儿基会中国办是什么时候开始注意到艾滋孤儿问题的?
许文清:我们是2001年开始注意到中国的艾滋孤儿问题。那些因为艾滋病去世的父母的孩子,在心灵上受到了很大创伤。2002年,相关部门开始摸底。我们这个名为“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社区家庭关怀”的项目,在2003年正式开展。
新京报:儿基会中国办对此做了哪些工作?
许文清:现在,我们合作的很多县市,不仅仅会进行一些经济上资助,还会给予一些自力更生的手段,比如养鸡等。我们还会到村子里,去跟那些艾滋孤儿聊天,抱抱他们,给他们洗脸,有时陪他们睡上一个晚上,让他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我们觉得更重要的,是教给孩子们儿童保护公约的知识,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权利,并对照自己找出哪些地方没有得到,哪些方面可以得到成年人的帮助,让他们在社会的帮助下健康成长。
■游戏
“我希望自由自在地飞!”
小营员在白纸上写下幸福愿望
“我希望自由自在地飞!”小营员扬扬(化名)高举着手中白纸,对四周的小伙伴们大声说出自己的愿望。
昨天下午两点半左右,小营员统一戴黄帽,着白色T恤,来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办事处参观。工作人员带着小朋友做了这么一个游戏:要求在一张白纸上,写出不超过五条的愿望。然后,一一当众宣读。
小朋友们趴在地上,开始写自己的愿望。虽然只是短短的5个愿望,他们手中的笔很长时间才会落下。
一位山西的小朋友说,他希望有学习用书、能放心上学、能和妈妈一起玩,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安徽孩子冰冰(化名)则希望考上大学、有个安定健全的家,有学习用品。而小男孩扬扬的第一条愿望则是,“我希望自由自在地飞!”
现场工作人员说,这种方式能真实反映出孤儿们的心理,反映出他们对幸福的渴望。
■回家
异姓“姐妹”同睡一床
艾滋孤儿小洁入住爱心家庭,“妈妈”“妹妹”为她提前置装
“孩子,我就是你的妈妈。”一走进位于南新华街的家里,小雯(化名)妈妈刘女士就一把抱住了自己领回来的孤儿小洁(化名),眼泪滚滚而下。昨晚9时,第三届艾滋孤儿夏令营晚会结束后,70名孩子被各自的爱心“爸妈”领回家。
两个女孩拉着手上楼
在70个家庭中,刘女士家是以小雯的身份报名的,这使她成为爱心家庭中唯一的小学生“家长”。
小洁的年龄比小雯要大一些,回家路上,小雯亲切的喊着她“姐姐”,而妈妈则亲热的叫着她“闺女”。
刘女士的家在3楼,一下车,她就一把抱住了小洁,然后又拉过自己女儿小雯的手:“带你姐姐上楼吧。”小洁有点含羞地把手往回缩了缩,小雯却紧紧地抓住了她的手,牵着往家里走去。楼道里,不时传来两个小姑娘的谈话声。
小雯家明显经过了精心布置,在客厅的墙上,贴着“姐姐,欢迎你”的横幅。只看了横幅一眼,小洁的眼圈就开始发红,这时,刘女士一把抱住了她,“姑娘,北京就是你的家,我就是你的妈妈”,说着说着,她的声音开始哽咽,而小洁则把头埋进了刘女士的颈窝里,眼泪落在北京妈妈的头发上。小雯懂事地走了过去,抱住了妈妈和姐姐。
相互交流挨打“经验”
在刘家的主卧里,一张大床上已经放好了蚊帐。小雯说,这是她今晚和姐姐睡的地方,而妈妈,则被挪到小房间去睡。蚊帐是她知道姐姐要来,特意去挑的。这时,刘女士提醒着女儿,赶紧把送姐姐的礼物拿过来,小雯吐吐舌头,很宝贝地拿出一个小袋子,一件一件往外掏:“这是袜子,这是裙子,这是睡衣……”据刘女士说,前日跟小洁见了第一面后,她就估了下小洁身材,然后和女儿去买的。
这时,两个孩子已经很熟了,小雯还跑去钢琴弹了首曲子给姐姐听,随后,就开始向姐姐诉苦,学钢琴时被老师揍的糗事。听到这里,小洁忍不住笑,她很认真地告诉小雯,自己也挨过打。说完,两个小姑娘还互相握了下手,表示“鼓励”。
到了新家后,小洁的脸一直都是红红的。问起她的感受,小姑娘用微笑作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