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影响东北亚地区经贸态势的新规划正在酝酿之中,中俄蒙自由贸易区将在满洲里设立。
“商务部相关人士已经跟我联系,我们准备在本月内前往满洲里,实地考察设立中俄蒙自由贸易区事宜。”林嘉马来告诉本报记者,“联合国相关组织也有意促成这个计划。”
林嘉马来是全国政协委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政府南南合作专家委员会专家、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原副厅长。今年“两会”期间,他提交了关于在满洲里设立中俄蒙自由贸易区的提案。
合作空间巨大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满洲里市,是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100多年前已经是中俄货物运输和人员往来的重要中转站。
“我国的外向型企业只要在满洲里自由贸易区的俄罗斯一侧建加工厂,在中方一侧建生活区和生产辅助区,就有望实现低成本、高效益,一步跨入国际市场。”林嘉马来表示,“在满洲里俄方一侧5平方公里内的自由贸易区,执行的是欧洲法律。”
根据美国海关法规定,一个产品的最后一道工序或增值25%的地方,就是这个产品的产地,可以获得当地的生产许可证。
林嘉马来认为,俄罗斯有望在2008年加入世贸组织,其经济在10-20年内可能复苏。把满洲里自由贸易区建好,就是开启我国贸易的北大门。
事实上,在中俄蒙交界的重要枢纽满洲里,经济融合正在不断加深。《中国统计年鉴2005》的数字显示:2000年,中俄双方的贸易额为80亿美元,2005年增至291亿美元;中蒙之间的这一数字分别是3.23亿美元和8.4亿美元。
目前,俄罗斯已成为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中国是俄罗斯第四大贸易伙伴。中国已成为蒙古的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同时是蒙古的第一大投资国。
林嘉马来表示,“2005年,中俄双边边境贸易额达到50多亿美元,占中俄全部贸易额的1/6强,而中蒙边境贸易额达到4亿美元,占中蒙整个贸易额的50%左右。但比起中日、中美、中欧贸易额,中俄、中蒙还有巨大的合作空间。”
目前,中国从满洲里出口到俄罗斯的商品主要是服装鞋袜、家用电器以及蔬菜水果,而从满洲里进口的俄罗斯商品主要是石油、木材、钢铁和化工原料。
“中俄蒙边境贸易实际是转口贸易,大多数产品都是从中国南方沿海地区调入,进口产品也大多是直接发往内地,加工生产后再返回出口。”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宏观经济研究室研究员林跃勤指出,“中俄蒙三国毗邻地区的边境贸易与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关联度较低,深度不够,主要提供服务性活动,对建立和发展当地外向型产业体系影响较弱。应该通过发展边境自由经济贸易区,将产业、贸易、技术组合起来,使边贸发展建立在强大的产业支撑基础上。”
东北亚机会
与林嘉马来的提案不谋而合,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领域的专家刘建明也提出实施积极中俄蒙地缘战略,构建为中国所用的东北亚资源基地的建议。
“我的建议已被国务院采纳,得到了曾培炎副总理的批示。”刘建明告诉记者。
据预测,如果能够形成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在内的东北亚经济体,15年之内其GDP可望超过25万亿美元,成为与西欧、北美三足鼎立的经济区。
林跃勤说,按照中俄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2010年中俄两国贸易额到要提高到600-800亿美元。中蒙之间的贸易额到2010年也要实现翻番的规模。推动东北亚经济圈不同主体之间的经贸合作自由化,建设东北亚自由贸易区(FTA)是振兴整个东北亚经济的关键环节。而深化中俄、中蒙边境地区经贸合作,将极大推动整个东北亚经济区域的合作水平。
根据刘建明提供的资料,俄罗斯远东地区能源丰富,石油储量96亿吨、天然气储量14万亿立方米,确认煤储量为181亿吨(约占全俄的60%),但勘查和开发程度极低,区内目前所需燃料的45%以上从外部输入。而面积156万平方公里、人口仅250万的蒙古,资源虽丰富,但目前还没有完整的地勘系统和矿业系统。
“从国家安全角度考虑,最重要的境外资源基地应该优先选择邻国,一旦发生紧急事态,不会出现海上封锁的被动局面。”刘建明称,“当代地缘政治的一个鲜明特色是资源中心和地缘中心的有机统一,俄罗斯远东和蒙古与我国东北相连,其资源和能源直接辐射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建立为中国所用的境外资源基地的最佳选择。而印度等南亚邻国尽管也有较丰富的资源,但人口众多,其自身的资源压力非常大,更可能成为我国的资源竞争国。”
目前,国内一些企业已在满洲里嗅出商机。“我们已经在满洲里购地3000多亩,准备建设8个配套项目。”福建泉州宏楷集团总经理林树明透露,将建设大型国际物流中心、五星级酒店、国际型展览城、大型的冷冻库等,总投资约30亿元,预计明年开工,3年后正式投入使用。
林嘉马来表示,“目前我国商品出口主要依赖美国、欧盟、日本和香港几个市场,欧美市场日趋饱和,而且为数不少的国家利用各种手段抵制中国产品进入。而俄罗斯和蒙古是仍待开发的新兴市场,不失为国内企业开拓市场的重要渠道。”(张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