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审计署6管齐下堵社保基金漏洞 部分省市社保基金审计已开始 -周五沪指午盘收于4162.97点 "全民炒股"言过其实 基民热情不减 -奥运空气质量将实现五省联保 水利部急调长江清水注入太湖 -教育部将严惩高校"体制外"招生 民办高校招生收费成监察重点 -外资正式进入中国铁路运输领域 中国钢铁并未冲击国际市场 -国税总局:可能重创股市 短期不征资本利得税 不会取消利息税  -"鑫诺三号"卫星上天 "长征"火箭完成百次发射 可发射飞船和卫星 -全国治理商业贿赂未达预期 专项工作延期 公务员处分条例实施 -中国即将公布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财政部调整商品进口关税 美将对我铜版纸征最高99.65%反倾销税
西方热炒中国软实力 学者称捧杀意在强化威胁论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07 月 08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学者称西方热炒中国软实力强化中国威胁论

与宣扬和夸大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科技实力的目的一样,西方对中国“软实力”的渲染,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

西方对中国软实力的热炒,已转染到东南亚国家。

7月1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刊登文章,题为《中国的新生软力》,称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软实力将迅速在全球流行。而华文、中药以及华语电影,则是中国软实力的代表。

文章称,全球有3000万外国人在学中文,且其发展趋势“相信还会加快”;华语电影吸引越来越多西方观众,许多华人偶像已国际知名。最大胆的预言是,中文将在10年内取代英文,成为互联网上的最主要用语。

这篇文章的作者叫蓝秉湖,是新加坡的一名律师,他对中国文化颇有研究。2005年11月,在中国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时,他曾在《联合早报》上撰文:《郑和——国际航海探险界的巨人》。

《中国的新生软力》发表之后反响强烈,除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媒体外,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媒体也纷纷转载。原文作者虽无“捧杀”之意,却在无意之间,契合了西方国家的传播需求。

这正如西方国家所愿。“美国和欧洲的政客,就是要通过夸大中国影响力,让别的国家警惕中国的发展,以强化他们的所谓‘中国威胁’论。”一位在美国访问的华裔学者向《财经时报》表示。

中国软实力报告

在中国,以“软实力”为研究对象的机构和个人,现在都很难找到。涉及这一话题的著作,也寥寥无几。

“中国的经济实力总体上是上升趋势,但软实力却呈现为‘N’字形变化状态,1980~1988年为上升,此后剧烈下降,此后又逐渐回升。”清华大学教授阎学通在一篇论文中表示。

这位教授认为,中国的软实力,比经济实力弱,但比军事实力强——中国与数百个国家有贸易关系,但影响力主要集中在周边地区,对距离较远的地区影响力有限。

不过,西方研究机构的看法则不相同。许多西方学者都在竭力证明,中国的软实力,已经在东南亚、非洲乃至拉美地区都有影响。

位于伦敦的外交政策中心即是一例。这个研究机构是欧洲智囊团之首,它是由英国首相布莱尔发起设立的。5月18日,在此任职的研究员伊斯谢·潘,曾发表题为《中国软实力冲击》的报告。

这份报告称,中国在加大以文化交流的形式——比如派学者和教师去国外学习、吸引外国学生去中国留学、为海外的汉语项目提供费用,来增加自己的软实力。

报告尤其提到中国软实力对拉美、非洲以及中东的影响,并认为这些影响会威胁到美国的利益。正因为这种看法,中国总理温家宝6月出访非洲,被西方媒体称为是“外交软实力”的体现。

什么是软实力

学界较为流行的看法是,“软实力”的概念,是在15年前,由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约瑟夫·奈提出。这位教授以书名的形式,解释了软实力的概念——《软实力:世界政治中的成功之道》。

在这位前任美国助理国防部长看来,硬实力是以军事和经济为内容,而软实力则是文化上的吸引力、或者说服力,比如好莱坞电影、哈佛大学、或者NBA等等。

持这种观点的还有伊丽莎白·伊科诺米。“人们经常将软实力与投资、经济发展联系起来,而我则将它定义为文化、教育和外交。”这位美国对外关系理事会亚洲区的专家说。

美国另一位国际关系专家布鲁斯·吉尔认为,中国的软实力和硬实力互为依存,“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中的投票权,能够影响很多国家的命运”。在他看来,这种投票权就是软实力的体现。

清华大学教授阎学通则认为,软实力是国家内部和外部的政治动员能力。

而约瑟夫·奈则表示,中国的文化、政治和外交等软实力发展应受到关注。他认为现时中国的软实力与美国仍差距甚远,但他警告美国政府,若再忽视中国软实力的发展,则将是“愚蠢”的。

“捧杀”中国软实力

在《中国软实力冲击》一文中,伊斯谢·潘援引新加坡国际事务学院教授艾瑞克的话称,中国的文化、艺术等,在东南亚已经十分盛行。另外,这份报告还表示,中国在与拉美发展经贸关系的同时,也正在增加在拉美的投入,以帮助其发展文化和教育事业。“方便中国获取资源,比如钢材和石油”。

报告称,中国软实力在非洲发展迅速,比如,在国际社会与非洲国家团结在一起;免除他们超过10亿美元的债务;在中国的大学中,培养10万来自非洲的人才;投资改善非洲的基础建设等。

当然还有中东。报告认为,美国和欧盟在中东的软实力,其前景与中国相比也欠缺竞争力。因为美国总是将重点放在推进民主方面,而中国则更务实,比如帮助当地修建公路、医院和学校。

约瑟夫·奈提醒美国政府,由于中国软实力的崛起,美国软实力受到很大影响,比如,在2005年,美国就被排斥在东亚峰会之外。因此他说,应对中国软实力的崛起,“是个急需处理的问题”。

看起来,这是继鼓吹“中国威胁论”经济版、军事版、科技版之后,这些政客们挖空心思,找到的另一个“软实力”版本。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相关文章:
谁在炮制新版“中国威胁论”
世界看中国眼光柔和了 谁在炮制"中国威胁论"?
如何有效反击"中国威胁论"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六一"儿童节关注2000万留守儿童:发展之路遭遇体制障碍
世界无烟日:中国超5亿人健康受被动吸烟危害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