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审计署6管齐下堵社保基金漏洞 部分省市社保基金审计已开始 -周五沪指午盘收于4162.97点 "全民炒股"言过其实 基民热情不减 -奥运空气质量将实现五省联保 水利部急调长江清水注入太湖 -教育部将严惩高校"体制外"招生 民办高校招生收费成监察重点 -外资正式进入中国铁路运输领域 中国钢铁并未冲击国际市场 -国税总局:可能重创股市 短期不征资本利得税 不会取消利息税  -"鑫诺三号"卫星上天 "长征"火箭完成百次发射 可发射飞船和卫星 -全国治理商业贿赂未达预期 专项工作延期 公务员处分条例实施 -中国即将公布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财政部调整商品进口关税 美将对我铜版纸征最高99.65%反倾销税
“第四次石油危机”逼近 中国经济面临重大考验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07 月 07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李雁争

●因为油价上涨,2005年我国为进口石油多支付136亿美元,这相当于2004年GDP总量的0.9%。

●油价上涨将导致中国整体经济运行成本提高,并可能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专家指出,大量信息表明,对冲基金对高油价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政府应警惕这一问题。

国际石油史上的第四次“危机”正在逼近:5日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大幅上涨,其中纽约市场8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收盘价格更是创下1983年以来新高。油价的上涨再度敲响警钟,中国经济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中国去年多花136亿美元

由于中国国内的能源价格正在逐步和国际接轨,国际油价的高企,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很大压力。

国内成品油价格的上涨势必增加以运输为主业的公司的经营成本。银河证券毛昂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连续数次上调油价,已经导致航空公司亏得“底朝天”。油价上涨也令公交、出租车等公共交通行业感到了压力。

此外,由于原油价格上涨,化肥价格一路高攀,农药、农膜、种子等价格也随势上扬,农业生产及农民生活受到很大影响,未来的粮价也面临较大的可变因素,而粮价一旦上涨,紧随而来的就会是食品涨价。食品涨价也是历次通货膨胀的共同诱因。

专家表示,由于石油和下游43个行业都有关联,油价上涨将导致整体经济运行成本提高,可能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据海关统计,因为油价上涨,我国2005年为进口石油多支付136亿美元,这个数字是2004年GDP总量的0.9%.

警惕对冲基金推波助澜

历史上,国际石油价格曾有过三次大涨:第一次发生在1974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当时价格曾从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涨到超过13美元;第二次发生在本世纪80年代初,石油价格从1979年的每桶15美元左右最高涨到1981年2月的39美元;第三次是1990年的海湾危机,石油价格增加了近一倍。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师牛犁告诉记者,由于在前三次危机中,中国的石油需求完全能够自给,所以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而正是在这三次危机中,欧洲国家完成了对自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能源机制的建设,其抵抗高油价的能力已经显著提高。

更重要的是,这一次的“危机”和前三次明显不同。牛犁表示,前三次的石油大涨,是一种“危机式”涨价。而这一次的涨价,却是一种“无危机涨价”。

BP日前在北京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表明,全球石油探明储量可供生产40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更多的能源资源将在未来被发现。石油资源并不是实质性短缺。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指出,目前的高油价决不是由石油的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大量信息表明,是对冲基金在推波助澜,政府目前应该警惕这一问题。

节能刻不容缓

牛犁指出,目前的价格还不是历史最高。考虑到美元贬值的因素,1981年时的每桶石油价格大约可以折合为现在的90美元。90美元,这仅比目前的价格高出15美元,而它曾经导致世界经济“崩盘”。如何避免这一幕在中国身上重演?

“要么生产更多石油,要么节约更多石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胡春力一语中的。

“我在北京的马路上观察过很多次,看到很多汽车里都只坐了一个人。如果以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再多的石油也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 77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翟光明在某高层论坛上表示。

法国石油学院经济学家奥利弗·瑞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马丁·索默的研究证明,交通占石油总消费中的比例在55%至60%之间。

专家表示,虽然我国的节能技术与国外还有不小的差距,但以现有的技术水平,依然有不小的节能空间。他认为,目前国家倡导的节约理念,同样是非常符合中国现实的石油对策。

牛犁指出,大力开发、推广太阳能、乙醇汽油等替代能源,使国内石油消费具有更高的弹性,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举措。

国际市场上的三次石油危机

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年-1974年)

国际市场上的石油价格从每桶3美元涨到12美元,上涨了4倍。石油价格暴涨引起了西方国家的经济衰退,美国经济学家的估计,那次危机使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下降了4.7%,使欧洲的增长下降了2.5%,日本则下降了7%。 第二次石油危机

第二次石油危机(1979年-1980年)

伊朗爆发革命而后伊朗和伊拉克开战,使石油日产量锐减国际石油市场价格骤升,每桶石油的价格从14美元涨到了35美元。第二次石油危机也引起了西方主要工业国的经济衰退,美国政府估计,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在第二次石油危机中大概下降了3%。

第三次石油危机(1990年)

当时爆发了海湾战争。专家形容海湾战争更是一场石油战争。当时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表示,如果世界上最大石油储备的控制权落入萨达姆手中,那么美国人的就业机会、生活方式都将蒙受灾难。对美国而言,海湾石油是其“国家利益”。当时油价一路飞涨。3个月的时间石油从每桶14美元,涨到突破40美元。不过,这次高油价持续时间并不长,与前两次危机相比,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要小得多。

中国油价

是怎样“炼”成的

1998年,中国价格改革由完全计划向市场经济转轨,当时选择新加坡的市场作为国内石油定价的基础。2001年底,我国选择了当时最主要的石油市场———纽约、鹿特丹和新加坡作为参照基础。

我国目前的价格形成机制是: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接轨,但变动又滞后一到两个月。这种价格形成机制始自1998年。当年,国务院决定以月度为基础将国内原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挂钩。2000年,我国通过连续7次调整油价,彻底改变了石油价格长期低于国际市场的状况,开始与国际市场油价基本同步。按照国家的规定,国产原油基准价格由国家发改委根据上月国际市场相近品质原油的离岸价格加上关税确定,贴水或升水由购销双方根据原油运杂费负担和国外油种的质量差价及市场供求等情况协商确定,这就是国内原油定价滞后于国际市场价格一个月的原因。

国内成品油价格则以纽约、新加坡和鹿特丹三地市场一揽子价格加权平均值为定价基础,根据基本杂费及国内关税,加上由国家确定的成品油流通费用,形成由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国内成品油零售基准价。按照规定,只有纽约、新加坡、鹿特丹三地成品油加权平均价上涨幅度超过8%,国家发改委才会在三地加权价格的基础上加运费制定出国内成品油零售中准价,而这个中准价就是石油公司调价的依据。

然而,国内成品油(汽、柴油)价格并未与国际市场直接挂钩,其零售中间标准价格由国家发改委核准公布,而出厂价格、批发价格和实际零售价格均由中石油与中石化两大集团根据市场交易实际情况自主决定。

来源: 上海证券报

相关文章:
欲购一家石油公司 中国石化打入俄罗斯采油市场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利润位居中国工业行业之首
亚洲最大的海洋石油工程制造基地工程已竣工投产
全球石油储量可供40年 中国能源消费增长下降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六一"儿童节关注2000万留守儿童:发展之路遭遇体制障碍
世界无烟日:中国超5亿人健康受被动吸烟危害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