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13日电 记者 钱春弦
当2006年的全球铁矿石价格谈判越来越像一场马拉松比赛时,中国凭借市场力量赢得“买卖公平”的意图和决心也越来越坚定。
旷日持久的铁矿石谈判目前已经接近尾声。业内人士透露,不论是否“被迫”接受19%的涨幅,中国业界都已通过前所未有的强硬态度表明:市场力量而非垄断暴利,应当成为国际贸易的基本准则。钢铁企业人士表示,中国反对的并不只是19%的涨幅问题,还有在国际贸易中追求超额垄断暴利。
此间观察家认为,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和消费国,强有力地推动了世界铁矿石贸易的繁荣发展,带动了铁矿石行业的投资开发,促进了铁矿石出口国的经济发展。然而巴西淡水河谷等三家国际矿业巨头利用占据国际市场八成份额的垄断地位,利用中国国内确实存在的竞争过度,变本加厉地谋求超额利润,以铁矿石进口国的利益和公平贸易原则为代价,正在动摇供需双方的长期稳定伙伴关系。
“我认为中国政府表现了极大的理性和克制,早在宝钢与巴西淡水河谷谈判陷入僵局时,面对舆论呼吁政府部门加入,中国政府并没有直接介入和干预市场。”产业经济分析师刘勇博士说,这场博弈,实际上是严重缺乏竞争的超级垄断者要从一个竞争过度的市场牟取暴利的最佳案例。中国政府十分明智地以解决过度竞争来应对垄断挑战。这在短期内很难奏效,甚至会输掉一些短期利益,但是却为长远利益开创了一条道路。不堪高额垄断利润压力的钢铁企业,将被迫建立多元化铁矿石市场渠道。
最近,三大垄断集团之外的资本加快进入铁矿石开发领域。俄罗斯、乌克兰、印尼、蒙古等国家积极准备加入中国市场供货方的行列。中国在加蓬取得采矿权,就是中国拓宽铁矿石进口渠道的例证。
业内人士强调,中国参与全球矿价谈判的时间并不长,中国钢厂也并不想挑战现行的谈判机制,但是任何谈判机制的基础都是互信和互利,如果单纯谋求一方的利益,实际上就是挖自己的墙角。中国已经认识到,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是打破垄断的最好手段。尽管见效慢一些,但是副作用最小。
目前,中国数以百计的钢铁企业,开始前所未有地探索按市场规律并购重组的路径,并尝试通过行业协会用同一个声音发言。“如果三大垄断巨头最终迫使中国接受19%的涨幅,就是为了短期利益损害了全球最大的买主。我认为,他们确实可能打赢一场战斗,但很可能会为此输掉整个战争。”刘勇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