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就制订首部能源基本法征求民意,这是中国首度在重大能源立法前通过互联网、地方媒体等多种形式广泛向社会征求意见。
从5月1日起,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开始以调查问卷的形式通过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向社会征集《能源法》草案的制订意见和建议,这一过程将持续到12月1日。
在这套包括选择和问答两种形式共25题的调查问卷中,分别对公众对能源、能源行业及能源法的关注度以及具体建议进行调查。其中不乏一些社会关注度高、敏感性强的问题,比如“我国能源现存的重大问题和矛盾有哪些”、“能源相关税费和价格政策应在《能源法》中怎样规定”、“《能源法》对能源环境应怎样考虑”等。
能源办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能源问题关系国计民生,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采用“开门立法”的方式,目的就是希望通过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建言建策,起草出一部科学、实用、切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能源基本法。
这位负责人说,这次调查是面向社会各界的,港澳台和外国专业人士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参与。“我们希望能够听到来自各个渠道的真实的声音。”他说。
据能源办最新披露的数字,截至5月31日,收到各种反馈信息共计300余条。其中,来电50余次,来函和传真50余人次,电子邮件、网上互动200余人次。
这位负责人表示,为提高调查的透明度和鼓励更多的公众参与,能源办还打算建立机制,定期对信息反馈情况进行公布。
中国现有的能源法律体系,包括《煤炭法》、《电力法》、《节约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法》四部单行法,以及相配套的一系列行政法规、规章和地方能源法规。能源基本法缺位已成为制约中国能源问题解决的“软肋”。
今年1月24日,跨部门的《能源法》起草组成立,中国正式启动《能源法》立法起草工作。向普通百姓征求意见就是立法起草初期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国将用两年时间起草完成《能源法》草案
据了解,《能源法》草案将用两年左右的时间起草完成,并提交最高立法机关审议。
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中国计划用两年左右时间,起草完成首部《能源法》草案并提交最高立法机关审议。
这是国家能源办首度较全面介绍制订《能源法》的设想、规划和有关细节。
这位负责人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已经提上立法日程的《能源法》将弥补中国能源法规体系中基本法缺位的问题,使能源战略的实施和国家能源经济安全在国家强制力的基础上得到保障。
中国在“十一五”规划中首次提出了单位GDP能耗五年降低20%的“硬指标”,以推动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能源办负责人说,这一战略思想将作为《能源法》的重要内容加以反映。
他说:“中国的能源立法将汲取包括美国新颁布的《能源政策法》等各国能源法的有益经验,并结合中国的国情来制定。”
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后,许多国家纷纷加强了能源立法。近年来,以石油为代表的国际能源价格持续走高,更推进了各国能源立法的步伐。目前,中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
据介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形势及能源市场,中国起草中的《能源法》将鼓励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加强国际能源合作,健全能源储备体系和能源应急体系,加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促进能源节约和能效提高,确保能源供给安全。
国家能源办负责人说,能源产业和消费结构的优化调整直接影响中国优化经济结构目标的实现,需要制定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能源综合发展政策来实现。
“在《能源法》的起草中,有关能源结构优化的综合政策制度将被上升到法律层面,以确保得到有效实施。”他说。
《能源法》还将就推进能源管理体制改革,规范政府行为;确定能源市场准入及竞争规则,优化投资结构;完善能源安全生产制度,提高能源安全生产水平;推动能源技术创新与革命等方面作出规定。
中国现有的能源法律体系,主要包括《煤炭法》、《电力法》、《节约能源法》和今年起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四部单行法,以及相配套的一系列行政法规、规章和地方能源法规。
国家能源办负责人说,由于能源基本法缺位,以及能源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国家较多依靠能源政策进行管理,缺乏国家强制力的保障,使能源政策难以有效落实。
“采用基本法与相关能源单行法共同解决能源问题,已成为中国能源立法的必然选择。”这位负责人说。
今年1月24日,跨部门的《能源法》起草组成立,中国正式启动《能源法》立法起草工作。5月1日起,能源办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始以调查问卷的形式通过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向社会征集《能源法》草案的制订意见和建议,这一过程将持续到12月1日。
法学界专家指出,这是中国首度在重大能源立法前通过互联网、地方媒体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凸显了中国政府对《能源法》立法的重视和这部法律对中国社会和人民的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