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文史考古界的专家、政协委员正在为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而奔走,为维护其中华文化象征以及遗产廊道和生态廊道的地位而呼号。
有人发出疑问,在城市化浪潮奔涌,交通手段日新月异,很多河道已经断流甚至废弃的今天,这条京杭大运河还值多少钱?
运河创造了巨大的历史功绩
据专家介绍,京杭大运河作为沟通南北的交通大通道,在历史上创造了极其巨大的经济价值。可以说,中国古代的大批社会财富是靠大运河得以积聚,沿河大量富庶的城市是靠大运河得以形成,“运河号子”等民间文化之花是依托大运河得以绽放。
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介绍说,唐时,杭州倚借通江达海的大运河,与广州、扬州并列为中国三大通商口岸。南宋时期,江南“漕运”达到鼎盛,手工业和商业空前繁荣,杭州城市人口达124万人,跻身世界十大城市行列。明清、民国时期,运河两岸官办粮仓集聚,被誉为“天下粮仓”。这一切,都是在运河的滋养下形成的。在那些年代,运河充分发挥交通功能,其含金量怎么说都不为过。
运河成“天然排污场”
近百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大运河受到了很大破坏。据全国政协组织专家考察的结果,在有的城市,古运河已成为最大的垃圾场,有的则成了排污沟;防护林被砍,湿地恶化,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近代工业的遗迹成为经济活动抢夺的战场,沿河历史文化遗存损毁严重,房地产等各种破坏性开发正在摧残古老的运河。
在运河南端起点杭州,长期以来,由于排污设施不完善、监督不到位,加上大量工业企业入驻运河沿岸,过去相当长时间,运河实际上成了“天然排污场”,成了市区污染最严重、水质最差河道之一。有段时间,从苏州坐船到杭州,甚至有“闻到臭,到杭州”的说法。
记者随全国政协“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团走访发现,在黄河以北大运河许多河段,污染、坍塌甚至干涸的状况较为普遍,运河在这些河段已失去生机。明朝年间建于山东济宁南旺镇的南旺水利枢纽工程,是当时大运河上科技含量最高的一项工程,与世界遗产都江堰齐名。然而,由于黄河改道从山东利津入海后,这一段运河不再通航,这一工程也就此废弃并被大众遗忘。
保护运河要算大账
尽管运河已难现历史上曾有的航运辉煌,但很多专家和沿河城市的决策者却发现了运河蕴涵的新价值。目前,大笔大笔的钱正投向运河,保护、利用、开发建设之风劲刮。杭州市运河指挥部总指挥陈述告诉记者,该市的运河综合保护分为二期,总投资将超过200亿元。
对这样一个在相当长时间内无法得到回报的项目,杭州何来这样的大手笔?陈述说,整个综合保护工程财政只投5亿元启动资金,其余都将通过市场手段来筹措。杭州对运河保护和申遗这么重视,除了社会效益的考虑外,同样是算了一笔经济账,认为运河杭州段的“值钱”程度远远超过200亿元。
原来,杭州在运河保护工程上的算账法和西湖“免费”以及西溪湿地保护工程一样,算的是大账,而不是小账。陈述说,西湖周边景点取消门票,使得杭州一年损失门票收入六七千万元,但是,全市的旅游收入因此增加了100亿元。杭州为保护西溪湿地,“劝走”了已入驻的十多家房产商,政府不仅失去了将土地出让给开发商本应获取的巨额收入,而且还投入了40亿元无法收回,但是,从整个城市看,杭州拥有了全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整个城市都将因此而“增值”。
杭州市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运河保护工程也是一样,在国际上,运河的影响力远远超过西湖,完全可以成为杭州的“塞纳河”。“运河边的城市”这几个字将代表着无与伦比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是软实力的体现,可以使一个城市获得世界级的地位。而且在社会价值之外,还能衍生出旅游等用之不竭的产业资源。这种价值,不是现在的一点投入所能比拟的。(新华社记者方益波 李菲 邓卫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