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月23日召开的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上获悉,目前我国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每年可减少土壤侵蚀15亿吨,增产粮食180亿公斤,“十五”期间共有1200多万人通过水土保持解决温饱,摆脱贫困。
据了解,“十五”期间我国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面积54万平方公里,其中初步治理面积24万平方公里,初步修复面积30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速度比“九五”时期翻了一番以上。2005年底,全国累计水土流失治理保存面积达到92万平方公里,比“九五”期末净增9万平方公里。
目前,我国国家级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数量已由“九五”时期的7个增加到现在的11个,全国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防治的县(市、区)超过700个,比“九五”时期增加120多个。
同时,农业、林业、环保等相关部门的生态治理取得重大进展,有力地推动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十五”期间全国共完成退耕还林867万公顷、退牧还草19亿亩。
目前我国人为水土流失已得到初步遏制。“十五”期间全国共审批各类水土保持方案20多万个,开发建设单位共投入水土流失防治经费600多亿元,防治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可减少水土流失16亿吨。均比“九五”时期翻了一番以上。
水利部有关负责人指出,我国水土流失治理任务依然很重。全国还有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需要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有200多万平方公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5万多平方公里,新增草地退化面积2万平方公里、土地“沙化”面积2460平方公里、土地“石化”面积2500平方公里,东北黑土地年平均损失黑土层厚度超过1厘米。
这位负责人表示,今后保护的重点是有潜在侵蚀危险的森林区、草原区、植被覆盖度在40%以上的风沙区,以及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治理成果区。 (记者黄晓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