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审计署6管齐下堵社保基金漏洞 部分省市社保基金审计已开始 -周五沪指午盘收于4162.97点 "全民炒股"言过其实 基民热情不减 -奥运空气质量将实现五省联保 水利部急调长江清水注入太湖 -教育部将严惩高校"体制外"招生 民办高校招生收费成监察重点 -外资正式进入中国铁路运输领域 中国钢铁并未冲击国际市场 -国税总局:可能重创股市 短期不征资本利得税 不会取消利息税  -"鑫诺三号"卫星上天 "长征"火箭完成百次发射 可发射飞船和卫星 -全国治理商业贿赂未达预期 专项工作延期 公务员处分条例实施 -中国即将公布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财政部调整商品进口关税 美将对我铜版纸征最高99.65%反倾销税
我国首条拥有完全自主产权的钢铁联合生产线投产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05 月 18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新华网沈阳5月17日电 由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自主规划设计、技术合成、施工建设并以国产装备为主的鞍钢西部现代化板材精品基地改造项目,17日在辽宁鞍山正式投产。这是我国首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化大规模钢铁生产线,其建成投产不仅有助于鞍钢产品结构调整升级,而且改写了我国现代化大规模钢铁项目的技术装备主要依靠引进的历史。

鞍钢西部现代化板材精品基地是鞍钢建设具国际竞争力大型钢铁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重点成套工程。项目包括炼铁、炼钢、连铸、热连轧、冷连轧等整套生产流程,能够年产铁520万吨、钢500万吨、钢材460万吨。在工程建设上,鞍钢立足于自行设计、自己施工、设备国内制造,工程大型设备国产化率超过95%,同时在工艺设计、计算机控制、软件开发等方面也均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鞍钢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王明仁介绍,这一工程的自主技术创新和设备国产化程度之高均创国内之最,同时,其建设周期和投资额也均降至全国最低水平。工程今年3月竣工以来,经过连续两个月的试生产运行,各项生产指标均达到或优于规划目标。

鞍钢西部项目的另外一大亮点,就是遵循现代循环经济理念。王明仁介绍,工程配套了世界最先进的环保和能源回收设备,使钢铁生产过程中的所有余热、加热炉蒸汽等二次能源均实现全部利用,同时烟尘排放和噪音污染也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节约利用了能源和资源。鞍钢通过创造性设计规划,使西部项目从冶炼、连铸到轧钢合为一体,成为一条高效、紧凑、节能、生态保护型的整套短流程生产线。

中国工程院院士、鞍钢集团公司总经理刘玠表示,西部项目对鞍钢来说不是规模的简单放大,而是产品结构和品质档次的跨越式升级。项目将促进鞍钢成为以汽车板、家电板、集装箱板、造船板、管线钢、冷轧硅钢等为主导产品的精品板材生产基地,为我国汽车、家电、造船和装备制造业提供可替代进口的优质钢材产品。同时也有助于促使鞍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效益和竞争实力大幅度提高,总体生产规模、产品结构和技术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进入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钢铁企业行列。

近年来,面对中国钢铁产能快速增长,一些普通钢铁产品供过于求的形势,鞍钢坚持在自主创新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做文章。鞍钢坚持“高起点、少投入、快产出、高效益”的技术改造方针,以我为主,自主创新,不仅使自身改造成本大幅降低,而且在一批工艺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上都取得突破。“九五”至今,鞍钢淘汰落后的炼铁、炼钢产能分别达228万吨和530万吨,技术改造使其吨钢可比能耗降低20%,工业烟尘排放量减少40%以上,工业“三废”也实现了资源化。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顾问吴溪淳表示,由于当前中国钢铁工业面临着结构性过剩,资源、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等问题,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应该成为钢铁行业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途径。鞍钢西部精品板材项目不仅打破了国外对中国钢铁业在关键技术上的封锁和转让价格上的垄断,而且其高效、节能、环保的钢铁生产模式对中国同类项目具有样板意义。(记者陈光明、王炳坤)

来源: 新华网

相关文章:
支持自主产权标准 “凤芯1号”启动开源服务
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仅占万分之三
我国具有自主产权的9000米超深井钻机研制成功
我国首辆自主知识产权磁悬浮列车运行试验成功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六一"儿童节关注2000万留守儿童:发展之路遭遇体制障碍
世界无烟日:中国超5亿人健康受被动吸烟危害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