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开通在即,“坐着火车游青藏”的天路之旅已被热炒。截至目前,即将首趟开通的北京至拉萨等6条客运专线的车票已预订满员。西藏自治区旅游局办公室主任廖礼生介绍,今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试运营后,预计西藏每天新增游客3000到4000人,途经青海进藏的游客数量将增加约80万人次。(《人民日报(海外版)》5月5日)
青藏铁路终于开通了,将会有更多游客饱览美景,这无疑是件好事,但此举可能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却少有人关注。除了网络上零零碎碎的几句质疑外,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旅游公司等,似乎都还没有认真正视环境问题。
据媒体报道,今年年初,青藏铁路公司与美国国际联合列车公司签署了关于组建合资公司、共同经营青藏铁路旅游观光列车的框架协议。根据该协议,国际联合列车公司出资采购超豪华客车,青藏铁路公司则以线路等资源入股,双方各占50%股份,共同经营。列车运行将充分考虑游客旅游观光的需要,在重要的站点停靠,供游客停留拍照。
可以理解,修建铁路需要高昂的付出,因此必须通过某种方式回收成本。从商家的角度,列车未开,旅游开发先行,也无可厚非。
青藏高原素以神圣、神奇、神秘著称。青藏铁路沿线拥有最原始的高原生态,这里六月飞雪、戈壁无垠、湖泊如镜、晴空万里。打开铁路示意图,可以发现,即将开通的旅游客车沿线分布着青海湖、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纳木错湖、布达拉宫等9处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包括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玉珠峰、拉萨古城、八廓街等23处国家级旅游资源,以及6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193处普通级旅游资源。我们绝对有理由相信,对青藏高原旅游的深度开发,必将在世界屋脊上打造出人间旅游的天堂。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考虑,当每天数千人乘坐观光车,轻而易举地涌进唐古拉山,踏上可可西里的时候,六月飞雪还能够维持几年?无人区里的藏羚羊、野牦牛还剩下多大的生存空间?万里晴空还会存在吗?
国家环保总局前局长解振华曾在《求是》杂志上撰文,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任务。解先生似乎想唤起人们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性回归和科学选择。但在利益成为名牌催化剂的时代里,回归中国古人所遵奉的“天人合一”,谈何容易?植树造林、改造湖泊、开发景区……我们当前的环保事业,基本上走的是先破坏,再保护这样一个弯路。难道,对于青藏高原,我们还要走上同一条路?
青藏旅游看来已经是大势所趋。那么,在环境尚未遭到破坏之前,政府和环保部门,是不是应该做一回“事前诸葛亮”,采取必要的规避措施?既然有无数事实证明“环保”的力量还很单薄,那么就让这只弱小的“笨鸟”先飞如何?(毕诗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