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审计署6管齐下堵社保基金漏洞 部分省市社保基金审计已开始 -周五沪指午盘收于4162.97点 "全民炒股"言过其实 基民热情不减 -奥运空气质量将实现五省联保 水利部急调长江清水注入太湖 -教育部将严惩高校"体制外"招生 民办高校招生收费成监察重点 -外资正式进入中国铁路运输领域 中国钢铁并未冲击国际市场 -国税总局:可能重创股市 短期不征资本利得税 不会取消利息税  -"鑫诺三号"卫星上天 "长征"火箭完成百次发射 可发射飞船和卫星 -全国治理商业贿赂未达预期 专项工作延期 公务员处分条例实施 -中国即将公布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财政部调整商品进口关税 美将对我铜版纸征最高99.65%反倾销税
看数字后的真正利润:中国"组装"了美国新财富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05 月 08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看上去中国好像从贸易中获得了更大的回报,但实际上真正的利润是被美国等外国公司获得;“中国制造”的芭比娃娃单价20美元,但中国只能获得其中的35美分……

供应链扭曲了贸易数字

在深圳的一家日本日立公司建设的工厂内,几百名工人正在制作电脑光盘,并把这些光盘用箔纸包装起来。这些产品将运往美国,并和其它大量产品一样标上“中国制造”的标签。

但是,通常情况下,大多数标有“中国制造”的产品事实上都是在其它地方生产的,而且这些产品的生产厂家基本上是日本、韩国和美国的跨国公司,它们只是把中国作为其庞大的全球生产体系中的最后组装地。

分析家说,这种不断发展的全球供应链正日益扭曲全球的贸易数字,并让中国构成的贸易威胁显得越来越大。最近,当美国商务部宣布美国与中国的贸易逆差时,这种形式的扭曲很可能再次出现。据估计,去年美中贸易逆差激增至创纪录的2000亿美元。

“工作外包”的受害者

美国的大型跨国公司和其它外国公司,其中包括零售商,是生产这些廉价产品的中国工厂背后看不见的手。特别是美国企业的“工作外包”(outsourcing)已成流行风潮,这些公司从贸易中获得了大部分的利润。

据美国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统计,2005年度美国平均每小时工资16.16元。而在中国,许多地区的工人每小时薪资可以低到40—60美分。据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师John McCarthy预测,2006年到2015年的十年间,美国将有超过300万个服务工作流向海外。

真正的受害者是其它地方的一些低收入工人,像美、日等国的失业工人,以及亚洲的一些工人。

今年一月,失业的美国工人向纽约国际贸易法庭提起上诉,指控IBM和摩托罗拉等著名企业将大量业务外包,导致他们失去工作机会,要求这些公司补偿他们的经济损失。

批评者认为,美国劳工因工作外包而失业,而美国的科技领先地位也会因此而不保。

双边贸易数字没有意义

中国的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大约60%的出口产品都是由外国公司控制的。分析家们说,在电脑部件和电子产品等领域,外国公司在出口上拥有更大的控制权。

随着生产供应链越来越复杂,外国的专门技术一直都是至关重要的。在这种供应链中,各个零部件由不同的国家生产,最后都运到中国进行组装。因此在“工作外包”这样一种体系运行中,全球的贸易统计数字产生了误导性;专家说,一个更恰当的标签应当是“中国组装”而不是“中国制造”。

瑞士银行的经济学家董涛(音)认为:由于生产一件产品需要不同地方的许多人来共同完成,因此最好把贸易数字抛开。董涛说:“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上,双边贸易数字是毫无意义的。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平衡就像纽约州和明尼苏达州之间的贸易平衡一样毫无意义。”

漂亮的数字与真正的利润

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以及其被普遍认为是人为低估的货币,使得1995-2004年流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达到了大约4650亿美元。这也使中国成为外国投资最热门的目的地之一。

成千上万工厂的出现为中国低工资的外来务工人员带来了数百万的就业机会。他们的工资大约为每小时最高75美分。但一般说来,这些行业的中国公司迄今还无法由从事基本生产提升到从事设计以上工作的水平。

成为世界贸易的动力的中国与1980年代的日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时的日本人创建了自己的品牌,如丰田、本田和索尼;但除了联想和海尔外,中国几乎没有什么叫得响的全球品牌。

中国官员说,反映巨大顺差的贸易统计数字使人误以为中国非常繁荣。中国商务部研究院人士说:“中国在过去几年中得到的只是一些漂亮的数字,而美国和外国公司得到了真正的利润。”

(译据美国《纽约时报》2006年2月9日、3月16日文章,作者:戴维·巴尔沃萨、路易斯·马丁 沈农夫编译)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相关文章:
薄熙来:当前中美贸易中中方有顺差美方也有实惠
中美纺织品反倾销第一案 我国企业处境不利
解读中美经贸:双方都受惠 美国得到的实惠更多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六一"儿童节关注2000万留守儿童:发展之路遭遇体制障碍
世界无烟日:中国超5亿人健康受被动吸烟危害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