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审计署6管齐下堵社保基金漏洞 部分省市社保基金审计已开始 -周五沪指午盘收于4162.97点 "全民炒股"言过其实 基民热情不减 -奥运空气质量将实现五省联保 水利部急调长江清水注入太湖 -教育部将严惩高校"体制外"招生 民办高校招生收费成监察重点 -外资正式进入中国铁路运输领域 中国钢铁并未冲击国际市场 -国税总局:可能重创股市 短期不征资本利得税 不会取消利息税  -"鑫诺三号"卫星上天 "长征"火箭完成百次发射 可发射飞船和卫星 -全国治理商业贿赂未达预期 专项工作延期 公务员处分条例实施 -中国即将公布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财政部调整商品进口关税 美将对我铜版纸征最高99.65%反倾销税
“惠民门诊”门可罗雀 医患“心理隔阂”待解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04 月 30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新华网南宁4月29日专电 在当前群众热议看病难、看病贵,国家大力倡导建立平价医院的大背景下,我国各地不少公立医院、民营医院推出了“惠民病房”“平价医院”“济困医院”“惠民门诊”等,但却普遍接诊率不高,不少患者宁可选择挂号费较高的“专家门诊”,也不愿意选择“惠民门诊”。

近日,记者在广西、江西等地对“惠民门诊”采访时,不少专家坦言:“‘惠民门诊’之所以叫好不叫座,根源在于长期以来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患者和医生中造成了‘心理隔阂’。”

平均两天一患者“惠民门诊”门可罗雀

今年一季度,南昌市首家“惠民门诊”在南昌市第一医院成立,与全国各地一样,“惠民门诊”对常见病、多发病等单病种人群每人次就诊费控制在20元以内。

然而,迄今为止,“惠民门诊”每天上门人数比较有限,有时甚至每隔两天才能接诊一名患者。

近日,记者来到这里,只见53岁的副主任医师吴英宝一人守候在里面。中午上班后,没有一人来就诊。记者和吴英宝在医院孤单地呆了一个下午,吴英宝说:“一天有一名患者就不错了。”

记者在广西南宁、柳州、桂林等地的“惠民门诊”“平价门诊”采访时,发现了同样的情况。“惠民门诊”普遍接诊率不高,不少患者宁可选择挂号费较高的“专家门诊”,也不愿意选择“惠民门诊”。

患者观望“限额消费”作秀嫌疑如何澄清

接受记者采访的患者均对目前层出不穷的“惠民门诊”持观望态度。患者刘丽娟说:“花20元钱能看好感冒,还用上医院?不如自己到药店买点药对付一下方便。”

一些患者甚至认为“惠民门诊”是在作秀:“治个感冒能优惠多少?对那些真正要花钱看的大病、重病怎么不设‘惠民门诊’?”

南昌市第一医院社会工作部主任万青告诉记者,设立“惠民门诊”的初衷是为了让低收入人群敢于迈进医院。为此,“惠民门诊”周一至周五均由主治医师以上的医师坐诊,挂号则只需挂普通号;门诊每人次看病费用严格控制在20元以内。对低保、特困人群、70岁以上老人、复员军人等自费患者,实行门诊免普通挂号费、免小换药费、免肌肉注射费。

不少在“惠民门诊”坐诊的专家对记者说,“惠民门诊”主要针对伤风感冒、轻微外伤、急性结膜炎、偏头痛、普通疥疮或其他一些小伤、小病。为确保治疗效果,医院规定坐诊医师尽量选择有效又便宜的药物,少开检查单,多凭经验诊断治疗。

“惠民门诊”仍待持之以恒医患“心理隔阂”急需破除

众多医学专家和社会学工作者认为,一方面“惠民门诊”的长期效应将逐步显现,另一方面“天价药费”已经造成医患关系隔阂,需要下大力破解。

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王健认为,“惠民门诊”不应该只定位在困难群体,应该定位在普通疾病。这类疾病往往不需要更多地用先进仪器进行检查,有经验的医生完全可以凭经验开药,而且要保证药品供应量大,药价低廉。

多年从事心理学研究的专家梁秀清分析认为,“惠民门诊”急需破解的难题不仅是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问题,还有医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问题。“以药养医”给上世纪90年代后进入医院工作的医生以依赖性,他们对传统药物知之甚少,开处方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填写中高价位的新药。(记者何丰伦、李美娟)

来源: 新华网

相关文章:
卫生部明确惠民医院须有六条件 要保证医疗质量
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年内须设立惠民病床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六一"儿童节关注2000万留守儿童:发展之路遭遇体制障碍
世界无烟日:中国超5亿人健康受被动吸烟危害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