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审计署6管齐下堵社保基金漏洞 部分省市社保基金审计已开始 -周五沪指午盘收于4162.97点 "全民炒股"言过其实 基民热情不减 -奥运空气质量将实现五省联保 水利部急调长江清水注入太湖 -教育部将严惩高校"体制外"招生 民办高校招生收费成监察重点 -外资正式进入中国铁路运输领域 中国钢铁并未冲击国际市场 -国税总局:可能重创股市 短期不征资本利得税 不会取消利息税  -"鑫诺三号"卫星上天 "长征"火箭完成百次发射 可发射飞船和卫星 -全国治理商业贿赂未达预期 专项工作延期 公务员处分条例实施 -中国即将公布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财政部调整商品进口关税 美将对我铜版纸征最高99.65%反倾销税
新闻调查:1亿元扶贫款为何引来“怨声一片”?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04 月 14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甘肃定西市一些村庄强行发放扶贫贷款调查

6年前,甘肃定西市安定区(原定西县)争取了一笔亿元扶贫贷款给农民修梯田、打水窖,6年后的今天,这笔巨额资金不仅没给农民带来“福音”,反而引来当地农民、银行和村干部的一片骂声:许多农民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背上了巨额债务,银行发放的扶贫贷款大量悬空,乡村干部为完成上面交代的任务强行发放扶贫贷款……

贷款修梯田农民不认账

家住安定区凤翔镇南二十铺村63岁的景春明一辈子种地过日子,没欠过谁的钱,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到老了,却莫名其妙地欠了银行3000多元的贷款。“还钱没有,大不了把地收回去。”这位老人激动地说,“事先我们也不知道是贷款,推完地的第二年才突然说是贷款,要签字、盖章,早知是贷款修梯田,我们就不修了。修了梯田又有什么用,现在都退耕还林了。”

1999年,国家在四川的苍溪和旺苍县、甘肃的安定区和会宁县以及山西的柳林县分别安排了1亿元的扶贫基础工程贷款,要求各地在2到4年内全部完成。根据这项计划,从2000年开始,在两年时间里,中国农业银行向安定区发放了9000多万元的扶贫贷款,贷款项目为机修梯田和集雨节灌。当年,村镇干部用这一贷款为景春明家修了十多亩梯田,其中6亩地现已退耕还了林草。

贷款近亿元为农民修梯田、打水窖,农民却不认账,这是中国农业银行万万没有想到的。

安定区凤翔镇李家嘴村村主任梁作功介绍,该村有3个社贷款修了梯田、水窖,去年银行就发文要求先还水窖的贷款,但至今没人还钱。当时贷款的使用规定是,修一亩梯田300元,打一眼集雨水窖160元。贷款为十年期,如前五年还款,不必还息,后五年还款,利息从第六年开始计算。梁作功说:“现在不要利息,也没人还钱,逼急了老百姓就骂娘,将来要收本金和利息时,恐怕更没人还钱了。”

村干部私刻印章要贷款农民非贷不可背“债务”

农民缘何不还贷还骂人?记者经过深入采访了解到,当时,为争取资金,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安定区政府采取的是“分贷伙用分还”的贷款办法,即先由各村集体修梯田、打水窖,后由乡镇、村验收,再由村干部集中收集农民印章办理贷款,贷款额按照每户农民承包土地的面积分摊。当村干部在项目验收后准备集中办理贷款时出现了问题:大多数农民都不愿签字、盖章。接受采访的农民告诉记者,他们没有见到一分钱,事先也不知道是贷款修梯田,否则根本不会同意。

李家嘴堡子社农民倪文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当地的山旱地原本种粮食不过50--100公斤的亩产,修梯田后,能增收20%左右,而修一亩梯田是300元,全部给了推土机的师傅,按当时的粮食价格计算,修这一亩梯田,成本一二十年都收不回,哪里还有钱还贷款;定西市黑山乡中河村马维珍说,目前他们村农民一年人均纯收入才1200多元,他家收入也不过千元,如今他得独自养活1个老人2个小孩,一年产的粮食还不够全家吃,当年村里“强迫”给贷款几百元修了水窖,如果现在要还款,家里将雪上加霜。

农民都不愿签字、盖章,县、乡干部又催得急,无奈之下,一些村干部只好花钱私刻农户印章给农民统一办理贷款。凤翔镇南二十铺村原村主任王怀胜介绍,由于农民拒绝贷款,村干部和镇里的包村干部集体决定,由村集体出资400多元钱私刻了农民印章,统一办理了305笔贷款共74万元。记者采访了解到,与凤翔镇邻近的安定区团结镇小山村干部甚至将学生用的橡皮拿来私刻了部分农民印章,统一办理了贷款手续。其他乡镇也大都采取类似办法硬逼农民办理了贷款。

虽然嘴上硬,说不还钱,但这笔贷款还是让淳朴的农民提心吊胆。在凤翔镇李家嘴村,记者一说起“亿元扶贫贷款”问题,许多村民就闭口不言,有的还悄悄躲开,以为记者是催收贷款的。凤翔镇南二十铺村村文书薛云峰介绍,当地农民都不富裕,多数还处在温饱线上,几千元的负债对他们来说是“天文数字”,很多人确实还不起钱。而更重要的是,当地不少农民的梯田第二年就退耕还林了,不少农民并未享受到梯田带来的好处。

提起这笔扶贫贷款,不少村干部也是一肚子怨气,出了力反而被农民背地里骂。薛云峰说,实际上村干部也是迫不得已私刻了农民印章给农民贷款。其实村干部也知道,私刻农民印章是不对的,但上面催得急,我们能怎么办?

强扭的瓜岂能甜1亿元的教训谁埋单?

1亿元扶贫贷款竟使当地很多农民提心吊胆,生怕银行逼债而走投无路,而且使银行8000多万元资金遭受损失,还让大量基层干部被农民背后戳脊梁骨,这是当时制定这项扶贫政策的人料想不到的事。为什么扶贫的大好事却变成了这样的结果?

农行甘肃省定西市分行副行长员建华说,国家当时下达了如此巨大的贷款任务,可当地各级政府根本没有准备好项目,就是想多要贷款,在实施过程中甚至进行违背信贷政策原则的宣传,让老百姓误以为是国家救济式扶贫,根本就没打算还款。目前国家对政策性贷款和常规性贷款不加区分,明明是政策性贷款非要让商业银行进行市场运作,造成损失是难免的。今后,这种政策性贷款本应由国家扶贫资金来进行,不应该由商业银行来发放,否则肯定会造成计划经济下的“市场放贷”,最终导致不良贷款率大幅度提高。

银行的说法也只是说明了一个方面的情况,记者在采访时发现,老百姓并不是不愿意贷款搞建设,当地一些农民为了找资金还千方百计地找关系求贷款,然而当上亿元扶贫贷款到来时老百姓却唯恐避之不急,主要是由于贷款项目与老百姓利益相冲突。从项目本身来讲修梯田、打水窖,都有利于老百姓,但是前几年种地的市场效益很低,虽然扶贫贷款是低息贷款,农民也不愿意负债把大量资金投入到土地中去。因此才出现了一方面老百姓脱贫没有资金,另一方面却不敢要银行的上亿元扶贫贷款来修梯田、打水窖。

一些基层干部反映说,1亿元扶贫款引来“怨声一片”,暴露出我国扶贫投入机制的一些问题,值得反思,今后再也不要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了。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必然要在农村投放更多的资金,如何用好、用活这些资金,政府需要建立一套新的机制,既尊重农民意愿,又符合经济规律,真正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否则,不仅白花了钱,还让农民遭了罪,基层干部在农民心目中的威信也降低了。(记者武勇、毛海峰、朱国亮)

来源: 新华网

相关文章:
救灾扶贫款成为广西少数干部的“唐僧肉”
广东扶贫办原副主任狂吞20多万扶贫款被开除党籍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六一"儿童节关注2000万留守儿童:发展之路遭遇体制障碍
世界无烟日:中国超5亿人健康受被动吸烟危害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