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市场运行司与国研中心市场所正式发布了2005—2006年度的《中国流通产业发展报告》。
报告指出,流通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2005年,流通产业在为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是规模继续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2%,生产资料销售额增长16.2%,进出口贸易额增长23.3%。二是效益不断提高,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增长11.4%,缴纳增值税、营业税和所得税增长17.7%,重点批发企业利润增长9.8%,重点零售企业利润增长8%。三是结构继续优化,传统行业技术、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新兴行业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东中西部区域间的差距在缩小,城乡之间差别有所改观。
报告分析,整个“十五”期间,流通业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商品市场快速协调发展。一方面,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流通业的地位进一步得到体现,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生产。各级政府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加大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力度,逐步改善流通基础设施和经营环境,促进流通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流通业积极适应形势的变化,转变经营观念,积极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改造落后的经营设施,努力为生产和消费提高优质服务。
报告对“十一五”期间流通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十一五”期间,流通产业既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扩大消费、活跃市场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的重任。一是我国经济已进入以市场为主导、以消费结构升级和企业自主投资为基础的新增长阶段,“十一五”乃至更长时间内,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加速发展,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增长动力,推动我国流通产业呈现全新的发展格局。二是各级政府“十一五”规划的出台和实施,特别是首次制定针对流通领域的专项规划,为流通业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三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市社区商业发展,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继续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及积极促进中部崛起,有利于城乡之间、东中西部区域间流通业协调发展。四是不断加快流通设施与装备的现代化步伐,采用更多先进适用的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流通领域自主品牌建设加快,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五是各级政府更加重视流通业的发展,出台和实施各项扶持政策和措施,流通体制改革试点有望取得突破,发展的制度环境日趋完善,市场秩序进一步优化。
关于2006年流通业的发展趋势,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仍将保持稳定较快增长的势头,增幅将在8%左右,为流通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比2005年增长13%左右,超过7.5万亿元;全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将增长12%左右,超过15.5万亿元;进出口贸易额增长15%以上,超过1.6万亿元。
商务部从成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视流通业的发展。从2005年起,商务部市场运行司与国研中心市场所开始编撰并发布《中国流通产业发展报告》。新编撰的2005-2006年度的发展报告,既是对过去一年流通产业发展状况作总结,也是对今年乃至“十一五”期间的发展予以展望和预测,对于广大流通企业、研究人员及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具有一定的研究参考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