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审计署6管齐下堵社保基金漏洞 部分省市社保基金审计已开始 -周五沪指午盘收于4162.97点 "全民炒股"言过其实 基民热情不减 -奥运空气质量将实现五省联保 水利部急调长江清水注入太湖 -教育部将严惩高校"体制外"招生 民办高校招生收费成监察重点 -外资正式进入中国铁路运输领域 中国钢铁并未冲击国际市场 -国税总局:可能重创股市 短期不征资本利得税 不会取消利息税  -"鑫诺三号"卫星上天 "长征"火箭完成百次发射 可发射飞船和卫星 -全国治理商业贿赂未达预期 专项工作延期 公务员处分条例实施 -中国即将公布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财政部调整商品进口关税 美将对我铜版纸征最高99.65%反倾销税
情系农民 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扎根黑土地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03 月 30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5年间育成10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累计为吉林省广大农民增产粮食550亿公斤,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扎根吉林黑土地,为农民致富、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了用数字无法显示的贡献。

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是一支由4名博士、86名研究员、750名科研人员组成的强势科研创新群体,多年来,他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制约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科技难题,既在农作物新品种上创优,为广大农民兄弟带来了希望、财富和欢乐,也在畜牧业科技研发上成为东北地区畜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仅2005年,东创中心育成的水稻新品种在吉林省的推广面积就达772.5万亩,农民增产稻谷4.56亿公斤,增收达8.43亿元。新育成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方粳型超级稻品种吉粳88,平均亩产达到750公斤,单产提高了15%。

玉米是吉林省农作物播种的“排头”,东创中心连续不断地选育出近百个国内领先的玉米杂交新品种,形成了优质高产、专用特用、抗旱耐瘠三大系列品种群。据统计,“十五”期间,东创中心选育出的玉米、水稻、大豆、高粱品种在全省的种植面积分别占到63%、75%、55%、92%,主要农作物品种比“九五”期间提高了20%以上,广大农民兄弟每年新增经济效益达到25亿—30亿元,为吉林省的粮食总产量从20世纪90年代的400亿斤跨越到目前的500亿斤作出了重要贡献。

与此同时,他们自主研发出赤眼蜂生物防治玉米螟技术,改变了过去依赖化学杀虫剂防治玉米螟的局面,推动了全国害虫生物防治和全国农村害虫生物防治工作向纵深发展,提升了以玉米为原料的农副产品及安全“绿色”食品的价格,为玉米生产带来较大的生态效益,对维持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这项技术应用3年来,共实施面积900万亩,为广大农民兄弟挽回玉米损失5.4亿斤,折合人民币2.16亿元。

东创中心成立以来,还创造了无数的“第一”:选育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可商业化应用的大豆杂交品种;新中国第一个自主育成的草原红牛品种,经过东创中心多年的选育,已经形成了乳用和肉用两个品系的基础群,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育成全国唯一一个达到国外同类细毛羊水平的细毛羊品种,市场上的售价达到每公斤28元……

有数字显示,“十五”期间,东创中心选育的农作物新品种有122个通过国家和省(审)认定,其中玉米51个、大豆35个、水稻27个、高粱9个,共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104个。目前,东创中心在吉林省建立了76个农村科研基地和示范区,16个专家大院,5000户农民示范户,辐射带动培训农民10万人,使全省40%以上的农户受益,受益农户每公顷粮食增产1500斤到2000斤。(记者曾毅)

来源: 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
世界银行提供一亿美元贷款资助中国农业科技项目
中国"十五"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成果领跑世界
农业科技下乡 山东农民争赶“科技大集”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六一"儿童节关注2000万留守儿童:发展之路遭遇体制障碍
世界无烟日:中国超5亿人健康受被动吸烟危害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