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年内,西部大开发要确保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改善和加强西部地区公共服务,加快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推动西部地区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展望“十一五”,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金祥如是说。
西部大开发将站在新的起点上
王金祥说,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6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在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西部大开发开局良好,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经济增长速度同全国的差距逐渐缩小;地方财政收入水平比西部大开发之前翻了一番;对内对外经济贸易合作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西部正进入其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一项项具体数据为王金祥的说法提供了生动注解。截至2005年,国家累计新开工西部开发重点工程70项,投资总规模9700多亿元。中央累计投入各类财政性建设资金5600多亿元,其中长期建设国债3100亿元。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各类转移支付累计7600多亿元。2000—2004年,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2005年,西部地区GDP增长12.7%,同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分别增长30.6%、19.8%和23%,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打破瓶颈制约,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将取得突破性进展
王金祥谈道,党中央、国务院选择西部地区最薄弱的方面、也是长期以来制约西部发展的瓶颈———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突破口,提出力争在西部开发头10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得到显著加强。西气东输工程提前一年全线贯通并投入商业运营,西电东送工程形成年送电能力2500万千瓦,6年新增公路通车里程24.7万公里。截至2005年底,西部地区累计退耕还林8468万亩,配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11579万亩,退牧还草工程安排治理严重退化草原2.9亿亩。
“十一五”期间将积极开展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每年新开工建设一批重点工程。推进实施东西部通道建设、西部区域铁路通达和大型铁路枢纽建设等铁路建设工程。全部建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西部路段和八条省际公路,加快枢纽机场改造和支线机场建设。抓紧建设完成若干大中型水利枢纽和灌溉工程,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
同时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新的成效。王金祥说,要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强化对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稳步、扎实、有效地推进一批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将不断提高
关注民生,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西部大开发的一项重要任务。王金祥介绍,在西部大开发中,国家一手抓关系西部开发全局的重大工程,一手抓关系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中小项目,使各族人民不断得到实惠。
王金祥说,“十一五”时期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加强和改善西部地区公共服务。加快建立生活保障尤其是农民的生活保障制度。在文化教育卫生方面,扎实完成西部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支持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建立和完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继续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基本完成“油路到乡”和“公路到村”公路建设任务。继续组织建设一批城市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环保、道路、通信等旨在改善市民生活的市政设施项目。同时在就业及安全等方面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保障。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能够稳步提高。
三大抓手打造西部开发新局面
王金祥说,“十一五”期间,要通过支持重点地区、重点地带、重点城市集约发展,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深化改革开放加强东中西协调互动来打造西部大开发的新局面。
———加强对重点地区开发的指导和协调,促进产业聚集、土地集约利用和经济集约发展,加快形成若干能够带动和促进周边地区加快发展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立足科学发展,转变增长方式,发挥比较优势,利用现有基础,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健康发展,着力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逐步建设一批特色优势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基地。
———不断拓展东中西区域合作领域。建立健全区域合作机制,推动形成互利共赢的新型区域经济关系。
西部大开发,受益的不仅是西部地区;西部大开发,是东西共赢的重大战略。2006,“十一五”的开局之年,生机无限的西部又踏上新的征程。(记者朱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