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月27日电 配合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受河南省发展改革委的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组织了由前副院长刘福垣教授任组长的项目组,就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柱——中原城市群未来15年(2006年-2020年)的发展规划展开研究。此项目从2004年8月正式启动,历时一年多,于2005年12月完成,近日在北京通过了专家评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谢富瞻、河南省副省长张大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墉、牛文元、陆大道等十几位领导、专家参加了评审。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中原大地逐渐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在2小时经济圈内分布有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安阳、鹤壁、濮阳、商丘、周口、驻马店,还有山西的晋城、长治和山东菏泽共18个省辖(管)市的城市密集区。项目组认为,从空间关系和中部崛起的实际需要来看,中原城市群应当包括这18个城市。从近期来看,最有条件率先整合的是河南省以郑州市为中心、1个半小时通勤为半径,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共9个市在内的经济圈,下辖14个县级市、34个县,国内生产总值约占整个河南省的三分之二。近年来,中原城市群通过优化结构,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在经济发展相对平缓的中部地区呈现隆起之势。
根据规划研究,在中西部地区,中原城市群是北京、武汉、济南、西安之间,半径500公里区域内城市群体规模最大、人口最密集、经济实力较强、交通区位优势突出的城市群。中原城市群与东部沿海地区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及其他城市群发展相互呼应并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是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资源输出的枢纽和核心区域之一,并将成为参与国内外竞争、促进中部崛起、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中原城市群将以结构再造为核心,实施基础设施同城化、产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四大战略,在2020年前后建成城镇布局合理、制度建设完善、产业结构互补、信息资源共享、交通体系完备的一体化区域,并成为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龙头、中部地区崛起的支柱,国家级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产业竞争力、科技创新能力和文化竞争力显著提高,建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能源基地和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2020年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二三产业比重超过95%、其从业人员达到70%,城镇化率超过60%,要素集聚和承载能力全面增强,确立在中西部乃至全国城市群中的重要地位,更加有效地带动河南省并辐射周边地区发展。
中原城市群“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是:郑州市的核心地位显著提升,九市功能和主导产业定位基本明晰,发展的整体合力明显增强;东西发展轴线的郑汴洛工业走廊、南北方向的新郑许漯产业轴线和新焦济产业带、洛平漯等四大产业带初具雏形,培育形成一批优势企业;初步形成以郑州为中心,东连开封、西接洛阳、北通新乡、南达许昌的大“十”字型核心区,奠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完善,形成区域内任意两城市间两小时内通达的经济圈;城市功能显著增强,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和谐城市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
规划研究根据统筹规划、发挥优势、合理分工、优化资源配置和强化城市群整体竞争力优势等原则对各大城市进行了功能定位:郑州将发展为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性商贸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现代服务业中心,中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洛阳市将是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河南省重要的科研基地,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以历史文化和花卉为主的旅游中心城市;开封的定位则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重要的轻纺、食品、医药和精细化工基地,郑州都市圈的重要功能区;新乡将发展为中原城市群的加工制造业基地、河南省职业培训基地、中国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中原城市群北部区域物流中心;焦作的定位是中原城市群的能源、重化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国际山水旅游城市;许昌的定位是中原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轻纺、食品、电力装备制造业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生态观光区;平顶山将会是中国中部化工城,中原城市群化工、能源、原材料、电力装备制造业基地,河南省历史文化和自然旅游基地;漯河则立足于成为全国性轻工、食品制造业基地和高效农业示范基地,中原城市群南部商贸物流中心;济源将成为中原城市群能源和原材料为主的加工制造业基地、以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为主的旅游城市。(记者朱治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