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5年6月,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启动“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以来,中西部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50名城市医院医师奔赴60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甘肃省350个乡镇卫生院,为农民群众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据不完全统计,医疗队员共诊治门诊患者968278人次,收治住院病人33895人次;开展教学查房23532次,手术示教40623次,护理示范655项;组织疑难病例和死亡病例讨论16237次,学术讲座10174次;培训医务人员422122人次;因地制宜开展适宜技术2263项,建立特色专科52个,整章建制2977项;义诊29040人次,健康咨询及宣传教育近70万人次。“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民群众的关心,探索了政府主导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利用城市优秀卫生人力资源支持农村卫生工作,为农民提供良好医疗服务的新路子,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欢迎。
各地积极开展“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例如,甘肃省作为全国唯一的城市综合医院支援乡镇卫生院试点省,在完成“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要求之外,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43个县医院(包括5个中医院)和350个乡镇卫生院作为受援单位,从全省二级以上医疗卫生单位抽调了1265名医务人员,按照每个县医院5人,每个乡镇卫生院3人组建了43支医疗队,全面开展县乡帮扶工作。
一是受援地区农民就近看病方便,看病费用降低。项目的实施使得农村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可以在当地得到诊治,一些急、难症患者在县级医院就可获得治疗,加之医疗队员适时开展巡回医疗,极大地方便了群众,为他们节省了医疗费用,减轻了外出看病的负担。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受援县(区)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门诊量6-10月比1-5月平均增长了0.75%和14.02%,住院量平均增加了7.68%和15.86%。
二是受援单位服务能力得到提高,管理水平得以加强。医疗队通过开展适宜的新技术、新业务,带动了受援单位的专业技术发展,培训了受援单位医护人员,培养出了一支支不走的医疗队。医疗队员结合受援单位实际情况,帮助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操作规程,完善管理措施,使受援单位面貌发生很大变化,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与此同时,承担支援任务的医疗队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步摆脱了对大型仪器设备的依赖,尽可能采用适宜的技术手段,为患者节约费用,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并加深了对农民群众健康问题以及农村卫生工作的理解。
江西省一直积极投入卫生支农工作,除了组织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外,多年来还积极探索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卫生支农方式。一是城市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对口支援关系,选派5-6名医务人员组成医疗队,在两年的工作周期里常驻县乡,开展巡回医疗工作;二是结合新型农村医疗试点工作,建立城市医院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一对一”的对口支援关系,两年为一周期,城市医院医务人员直接下派到乡镇卫生院,帮助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制度、完善诊疗技术规范、开展适宜技术、培训卫生技术人员,并捐赠设备、开展义诊;三是按照中宣部统一部署在岁末年初组织省直医院医学博士深入贫困地区开展送医送药和义诊等活动。
江西省通过整体规划,不断创新,建章立制,强化监管,实现了卫生支农工作制度化,有力地促进了“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医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使广大基层农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缓解了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