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秦岭大熊猫。 赵建强摄
我科学家发现秦岭大熊猫与四川大熊猫不一样———
我国大熊猫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国家林业局大熊猫保护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方盛国所领导的课题组,系统地开展了大熊猫的保护遗传学研究,通过对四川(包括甘肃)大熊猫与秦岭大熊猫遗传分化和形态分化两方面的对比研究,发现并命名了大熊猫的一个新亚种———秦岭亚种。作为国家“973”项目的标志性成果之一,这项研究近日通过了科技部专家组的鉴定,获得高度评价。
同时,《美国哺乳动物学杂志》近期刊登了该研究小组的论文,这份权威的动物分类学刊物首次将中国大熊猫定名为四川指名亚种和秦岭亚种。这意味着,大熊猫秦岭亚种的发现得到了国际动物学界的公认。
一个头圆更像猫,一个头长近似熊
秦岭大熊猫和四川大熊猫是不同亚种
亚种是形成新物种的“前奏”,其存在也使物种的基因多样性更为丰富。专家介绍说,当一个物种的某一个种群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这一种群就应该是一个亚种:具有独立的地理分布格局;具有独立的进化历史;形态学差异与基因差异相一致。
方盛国告诉记者,我国大熊猫分布于陕西、甘肃和四川三省交界的秦岭、岷山、邛崃、凉山、大相岭和小相岭等六个山系。秦岭山系的大熊猫与四川大熊猫(包括岷山、邛崃、凉山、大相岭和小相岭山系)的分布区早在12000年前就已经相互隔离,符合了第一个条件;
在相互隔离后,由于基因交流中断,秦岭大熊猫与四川(包括甘肃)大熊猫经过约12000年的进化历史,在遗传基因方面,产生了显著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的两个遗传群体。其中,秦岭大熊猫在遗传基因方面更接近原始的祖先,而四川(包括甘肃)大熊猫则具有更快的进化速度。这就使得秦岭的大熊猫符合亚种分类地位成立的第二个条件;
秦岭大熊猫和四川大熊猫在形态上已经形成了明显差异———四川亚种的头长近似熊,秦岭亚种的头圆更像猫,且具有较小头骨、较大牙齿。在皮毛颜色方面,秦岭大熊猫胸斑为暗棕色、腹毛为棕色,而四川大熊猫胸斑为黑色、腹毛为白色。也就是说,秦岭的大熊猫与其它山系的大熊猫在形态学方面已具有显著的差异,其结果与基因方面的差异相一致,满足了第三个条件。秦岭大熊猫与四川大熊猫在形态上的明显差异,使它看上去更漂亮,更憨态可掬,陕西人把秦岭大熊猫称为“国宝中的美人”。
保证秦岭亚种的纯度
专家建议整合现有保护区
调查显示,目前秦岭大熊猫约有273只。“秦岭大熊猫的种群处于极度濒危状态!”陕西省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级工程师、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雍严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雍严格研究大熊猫已经近30年了。他说,四川卧龙解决了大熊猫人工繁殖三大世界难题(发情交配难、受孕难、生仔育幼难),目前已经成功繁殖了100多只。而秦岭大熊猫在人工繁殖方面目前尚不如四川卧龙,保护大熊猫秦岭亚种的形势更为严峻。
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陈建伟对大熊猫秦岭亚种非常关注。他提出,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大熊猫秦岭亚种的纯度。比如,曾规划建设的秦岭、岷山之间的生物走廊带应该停止,不能在两个亚种之间建立大熊猫走廊或者随意交换熊猫等,以防串种。
目前,秦岭建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其中以大熊猫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就有16个,使秦岭出现了若干个相互独立的核心区、缓冲区、试验区,把大熊猫的栖息地分割了。
“我们不能好心办坏事。”陈建伟说,“必须整合保护区,建立保护区群,按照主要保护对象及其生态系统这一管理目标来整合,采取协调一致的管理办法。” (记者刘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