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财力配置向下倾斜,在夯实基层时突出帮扶重点。
一是尽最大努力缓解市县配套压力。省财政充分考虑基层困难,一方面不断提高省级负担比例,主动承担配套资金的大头;另一方面通过安排“五奖两补”财力资金、转贷市县地方政府债券等多种方式,尽力提高市县配套能力。二是确保乡村两级正常运转。省财政下达专项资金3000万元,启动乡镇办公用房维修改造工程;新增拨付补助资金2亿元,使全省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水平达到村平4万元;筹措1.3亿元,支持建设3316个村级活动场所。三是建立政法经费保障新机制。按照“明确责任、分类负担、收支脱钩、全额保障”的改革要求,省财政筹措资金24.9亿元,基本实现基层政法机关“吃皇粮”,并着力改善办公办案条件。四是向生态功能区和经济转型地区倾斜。经过积极争取,我省武陵山脉被中央纳入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获得财力补助4.5亿元。省财政下达资源枯竭城市补助资金2.9亿元、采煤沉陷区治理资金1.4亿元、整顿关闭小煤矿奖补资金1.5亿元,支持资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和产业整合转型。
(四)宏观调控积极主动,在应对危机时转变发展方式。
坚持投资和消费并进,畅通内需上升通道。一是尽力扩大公共投资规模。在加大预算内基建资金投入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中央扩大内需投资80.9亿元、发行地方政府债券82亿元,重点用于城乡安居工程、农村水利、学校医院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民生领域。二是通过融资缓解重大基建项目的资金瓶颈。建立健全省级铁路、公路、土地资本和县域经济等融资平台,积极对接资本市场,吸引多元投资主体参与经济社会建设。三是精心培育消费热点。重点抓好家电下乡和汽车摩托车下乡,共发放补贴10.6亿元,带动销售107.4亿元。积极推进汽车家电以旧换新、节能产品推广工作,认真落实低排量小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半、个人住房销售营业税减免等税收引导措施。
坚持减负和解难并举,激活微观经济主体。在大幅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的基础上,着力缓解两项难题:一是推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省财政牵头出台了缓解融资困难的18条帮扶措施,新增投入3.8亿元、专项调度14亿元,补充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资本金,建立并壮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补偿资金、发展专项资金、贷款贴息资金,对金融机构扶持中小企业进行奖励。二是推动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省财政新增落实10.1亿元,全额保障全省工商、质监、药监系统履行职能职责的基本需要,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
坚持提质和升级并重,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一是狠抓产业创新能力建设。全省科技支出完成28.9亿元,增长8.6%。省财政新增科技投入9300万元,比上年增长18.2%,重点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二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省财政筹措3亿元,设立信息产业、生物医药、新能源3只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扶持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创新型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三是积极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省财政拨付承接产业转移专项资金7500万元,增加文化、旅游、有色、信息等产业引导资金1.2亿元、企业技改资金1亿元,下达落后产能淘汰奖励资金4.6亿元、节能改造资金2.8亿元,并有效整合新型工业化等专项资金,统筹用于推进产业转型、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
二、2010年预算草案
2010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精心实施以“分税分享”和“省直管县”为重点的财政体制改革,科学调控,精细管理,切实抓好资源配置优化与资金绩效提高的有机结合,积极促进经济社会重大改革与财政稳健运行的紧密衔接,努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统筹协调,致力实现经济增长、财政增收、改革增效、民生增利,为富民强省作出新的贡献。
2010年全省和省级财政收入增幅按12%安排,具体为:全省财政总收入1685.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33.3亿元,上划中央收入751.9亿元。全省财政支出安排1849.2亿元,当年收支平衡。省级财政总收入503亿元,其中,地方本级收入161.6亿元,上划中央收入341.4亿元。省级财政支出359亿元,当年收支平衡。
今年财政收支政策和工作重点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在新的起点上加快解决重点民生问题。
服务“三农”方面。一是继续完善农业补贴和价格支持机制。进一步完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政策,稳步增加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提高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格,支持建立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制度。二是继续推进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省财政预算安排2.1亿元,支持加快水库治理、灌区建设、泵站改造等水利重点工程建设,扩大小农水建设重点县范围,实施山塘清淤扩容工程。“一事一议”奖补试点力争扩大到所有县市。三是继续完善财政金融联动支农机制,努力推动农业产业化跃上新台阶。省财政新增3200万元,加大对涉农贷款的奖励力度,完善农业信用担保体系,扩大农业保险承保面。新增农业科研和产业化资金620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3000万元,加快培育发展我省农业的大产业、大品牌。
支持社会建设方面。一是大力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按照建设“教育强省”的要求,省财政新增教育支出6亿元,比上年预算增长20%,重点支持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等协调发展,落实中职农村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除学费政策,通过整合资源推动职业教育在扩大就业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二是全面推进“医改”。省财政预算新增7.5亿元,确保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制度的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将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增加到17.5元;继续完善基层医疗服务网络,抓紧推行基本药物制度,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三是结合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升社会保障服务水平。省财政预算新增3.2亿元,支持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新增3.8亿元,落实连续第6年的企业退休人员调待政策;新增1000万元,支持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政策的有效衔接;安排3亿元,尽力满足廉租房建设、农村危房改造、棚户区改造等安居工程的配套要求;积极推进“新农保”试点工作;扩大就业,支持创业。四是健全支持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新机制。省财政预算新增文物保护等专项资金2900万元,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将省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扩大到1亿元,通过市场化运作,筹措资金30亿元,设立“文化强省”发展基金,推进实施“文化强省”战略。
(二)继续改善宏观调控,在更高层面上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引导构建“稳投资、扩消费”的经济增长新格局。一是公共投资进一步向惠民生和调结构倾斜。在保持政府公共投资合理规模的基础上,重点保障在建项目和收尾项目的资金需求,突出加大对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生态环保和民生领域的支持力度。二是健全社会投资跟进机制。加快完善激发民间投资的财税扶持体系,支持打破市场准入壁垒,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切实落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各项措施,用好扶持企业上市引导资金,支持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充分利用增值税转型等税收手段,推动企业扩大再生产。三是调整完善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刺激消费政策。通过大幅提高产品限价、调整产品选择模式、改进补贴发放方式、引入中标企业淘汰机制等办法,使消费者拥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和更优质的产品。四是强化引导消费升级的政策体系。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保体系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通过成品油税费改革、烟酒消费税调整等税制手段来引导理性消费,通过扶持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来鼓励服务消费,通过补贴高效、节能和新能源产品来推动环保消费。
丰富完善“转方式、调结构”的财税扶持新机制。一是激励企业自主创新,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省财政新增科技投入5700万元,重点支持产学研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关键环节和关键部件的自主创新能力。二是限制落后产能和过剩行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面落实重点产业振兴规划,坚决抑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重复建设,加快传统产业技术革新改造,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整治。三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层次。把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新产品作为扶持的战略重点,推进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四是扩大开放,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支持优势企业加快兼并重组、与央企对接、引进战略合作伙伴。省财政新增安排3700万元,对航线航班开发给予奖励,支持上海世博会等重大商务活动。
(三)继续推进财税改革,以更高标准来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是正式推行财政体制改革。从2010年1月1日起,调整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在收入划分上实行“分税分享”改革,在管理体制上实行“省直管县”改革。这是我省继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又一次重大体制重建,必将更好地激发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推动形成各级政府共同培植财源、合力发展经济的新局面。二是下大力气推进税制改革。按照中央部署,适时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的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制度。改革完善资源税制度,推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三是尽快完善预算管理体系。认真组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编制工作,加快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国库集中收付体系,健全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三位一体”的动态监控机制。
今年的形势错综复杂,我们将积极会同相关部门紧密跟踪,准确判断,积极应对,扎实工作。一是开源增收,厉行节约。探索财源建设新路子,依法加强收入征管。进一步强化精打细算、勤俭办事的观念,切实降低行政成本,2010年省直机关购车用车经费、出国费、会议费和办公信息化建设资金实行零增长;行政基建规模在去年压减15%的基础上再压减10%;严格控制庆典、论坛和招商支出,对未纳入省委省政府年度规划的,一律不予安排经费;支持整合各类招商活动,鼓励开创小规模、专业性、高效率的招商引资新模式。二是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全面支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准确把握薄弱环节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异,从老百姓反映最强烈、受益最明显的问题入手,加大对关键领域、重大改革和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三是把握形势,相机抉择。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密切关注并切实针对经济社会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及时调整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尽早防范各类潜在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