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故事】
做艺术不惜成“败家子”
广州美院老师冯峰成了展览现场的“红人”,媒体排队采访他,因为他的作品《金骷髅》实在太震撼:硕大的玻璃展柜里零散地摆着人的骨骼散件,从头骨一直到盆骨每个都贴着24K金箔。他说:“这是真人的骨头,我从医学院高价收购下来的,加上所耗用的黄金,这件作品花费了我好几万。”冯峰创作动机是想把作品和古代艺术发生联系,“因为古代埃及和中国古代的很多文物都镶满黄金,可很多人说我在讽刺消费时代的拜金
主义,也挺有道理。”冯峰说,今后还要做猪、牛、羊甚至恐龙的“黄金骷髅”,只要自己挣了钱,都会消费到这个系列创作中去,“我不买房,也没什么其他爱好,就喜欢做这个。”为艺术献身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二战苏军成全《背后故事》
当代艺术家徐冰的《背后故事》表面上看,是镶嵌在磨砂玻璃底下的山水画,临摹的是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的一幅山水画。但画作背后却“另有乾坤”——墨分五色的山川、河流,都是由后方废弃的旧麻布、棕叶、树枝拼成的。说起创意,他娓娓道来,“4年前,我在柏林一家美术馆办展览,了解到二战结束时被抢走很多文物,其中有几件是来自中国的水墨画,于是我就有了灵感,想用一些很普通的材料去复制还原这几张画的面貌。”他表示,其实这很符合中国画师法自然的精髓,因为用的材料都是纯自然的东西。
C【观念】
雕塑的概念越来越模糊
当天,很多观众都在发出这样的疑问:这些稀奇古怪的作品还能算是雕塑吗?徐冰说,“其实现在的雕塑界限越来越模糊,你可以说我的作品是雕塑,也可以说是装置或者综合材料。”成都艺术评论家陈默表示,其实在西方艺术界,雕塑的概念早就发生变化了,我们所认为的那种很具体的“雕像式”雕塑只是其中的一种类型,而现在普遍是以制作方法和制作材料来判定一件艺术品是不是雕塑。(华西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