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初识“的确良”,化纤赢得近乎偏执的喜爱
季国标第一次穿上“的确良”(Dacron,即涤纶)是在1963年。在这一点上,这位创建新中国化纤工业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之一,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1960年7月,中国首个大型粘胶纤维厂──保定化学纤维联合厂(现保定天鹅化纤集团有限公司)建成投产,5000吨粘胶长丝的产能放到现在不算大,但它使过来人都记得,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市面上可以见到化纤衣服这个稀罕玩意了;而在此之前,国人视“玻璃丝袜(即锦纶袜)”、“人造丝(即粘胶丝)头巾”、“尼龙伞(即锦纶面料伞)”等几为珍物。
记者儿时记忆中最鲜活的一样就是,大人们一边炫耀着身上价值不菲的“的确良”衬衫、“三合一”裤子,一边议论着只属于那个时代的新奇见闻──“听说外国人都讲究穿棉的,‘的确良’反而最便宜,真是闹不懂!”而记者上小学时的最大梦想,则是“六一”那天能有一套蓝裤子、白衬衫的标准装束,而白衬衫如果是“的确良”的,不知会招来身边多少艳羡和嫉妒的眼神。
化纤赢得如此近乎偏执的喜爱有那个时代直接、充分的理由:穿着挺括、耐脏、体面,而且最实惠的是,不用布票。
70年代,国家决定大规模发展化纤,先后建设了四大化纤基地:上海金山、辽阳化纤、天津化纤和四川维尼龙厂。到70年代末,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建立起来,大众的衣着需求至此方告基本满足。杜钰洲介绍,同时,还建立起一批纺织基地,如北京、河南郑州、陕西咸阳等,还有著名的“上青天”(上海、青岛、天津)。当时纺织工业所使用的各种机械也基本是“国货”的天下。
来自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权威资料称,到2007年,全国化学纤维产量2457万吨,比1978年的28.46万吨增长8533%,占世界总产量的1/3以上,雄居世界首位;而60年代初保定厂刚建成时,产量仅为1万吨,只占世界总产量的0.3%。如今,化纤已占我国纺织原料总用量的65%。作为我国出口最大宗的纺织品和服装,2007年1756亿美元出口总值中,有1/3以上是化纤织物和服装所创。
生活中无处不在,化纤卓异性能受到追捧
如今,拜化纤所赐,城市居民衣着消费基本上由“做衣穿”改变为“买衣穿”。我们也进入了“讲究穿棉的”时代,当然是经过化学处理的不起皱的棉;化纤仍充斥市面,人们的穿着口味已悄然发生了变化。
作为国内服装材料学资深专家,北京服装学院周璐瑛教授的判断清晰而令人信服:传统化纤不透气、易起静电、吸湿性差的特性正在改变,用新技术做出的新化纤赋予了这一服装面料全新的概念,比如被称为“酷美丝”的Coolmax,来源就是最为大众熟知的“的确良”,但它将传统化纤的圆形截面变成四叶形,等于纤维间有4个通道,能产生良好的“毛细效应”。用来制成服装,穿着的舒适和通透感远远好于纯棉。
季国标则饶有兴趣地介绍了多异、复合、共聚共混、纳米、细旦和超细、分页技术等制造新化纤的多种技术途径,比如已在国内实现产业化的超极细纤维,以共混法制成,每一克长度达到两万公里,相当于上海到纽约的距离,具有天然纤维无法想象的卓越性能。又如复合纤维有多种断面形态:并列形、皮芯形、桔瓣形和海岛形等,纤维的性能随断面形状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对于纤维断面形状及其性能之间的复杂关系,国内已有深入的研究,并不断推出基于这些研究的差别化纤维新产品。
在时装领域,化纤的卓异性能也越来越受到追捧。在港、深两地从事时装设计的霍女士对此深有感触:“如今我们这个行当离开化纤是不可想像的!”她解释,天然纤维的性能总是有限的,而时装的个性化追求则是无限的,这就必须依仗化纤的种种差别化功能。“生活中化纤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人们在不经意间、不知不觉中拒绝不了化纤的恩惠!”
这一缕纤细的人造丝,究竟在多大程度深入我们的生活?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理事长朱民儒对化纤的一个分支——非织造布作了一番介绍,可资印证:中国非织造布产量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不足5000吨,到现在已突破172万吨,成为世界非织造布生产大国,非织造布产业正在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非织造布的品种和加工手段日益丰富,新型工艺和材质的产品相继问世,非织造布已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美容面膜、妇女卫生用品、婴儿纸尿裤、购物袋、擦拭纸巾……另一方面,产业用非织造布产品在大规模工程应用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中的作用也令人瞩目:1998年全国抗击特大洪灾,非织造土工布因其特殊的结构及性能,能够有效地保护堤岸、防止管涌而受到特别重视;2003年抗击“非典”、2009年防控“甲流”中,以非织造材料生产的各种手术服、防护服、口罩、病员服、病床用品等,在有效阻隔病毒、防止交叉感染中作用不可替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