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49年,人均只有7尺布,做不了一件成人的衣服,也不够做一床被子;全国居民衣着消费家庭人均支出仅6.5元。“缺衣少穿”是对那时情况的真实写照。到2007年,全国化学纤维产量2457万吨,比1978年的28.46万吨增长8533%,占世界总产量的1/3以上,雄居世界首位。从棉布到化纤,中国人的衣着经历了一次革命,“人们在不经意间、不知不觉中拒绝不了化纤的恩惠!”
没有化纤的日子里,棉布难以独力承受几亿人民穿衣之重
大凡记录60年前那场新旧交替的电影,都不会缺少这样的经典画面:大街上,人们的服装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身上的粗棉布一点也不影响满脸洋溢的笑容,有身份的人才穿得起面料考究一些的“洋布”或呢料西装和中山装……人无论党派,地不分南北,都自觉不自觉地投入这场深刻改变中国面貌的社会洪流之中。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介绍,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49年,人均只有7尺布,做不了一件成人的衣服,也不够做一床被子;全国居民衣着消费家庭人均支出仅6.5元。“缺衣少穿”是对那时情况的真实写照。
棉布不仅是紧缺的民生物资,也是稳定市场的重要筹码。跟现在的汇率、股指、油价等作为市场信号一样,“二白一黑”(指粮食、纱布和煤炭)的价格涨跌往往有着影响经济全局的魔力,因此也成为新生政权所关注的最具挑战性的国计民生大事之一。这一点,从最早的国务院机构设置上也体现出来。曾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的季国标院士回忆,当时,北京长安街自东向西,外贸部、煤炭部、纺织部、公安部等几栋灰楼依次而立,都属国务院最早的十部委之列。
跟如今满街遍布超市、酒楼一样,上世纪50年代,在全国的大街小巷,布店和裁缝店林立,有的布店虽然也供应丝绸等高档面料,但等到上面落满厚厚的灰尘,也少有人问津。谁要做衣服了,就先买好老粗布,再找到裁缝店,量身定做。能到国营商场的服装柜台买衣服成为很多人羡慕的事情。在农村,购物范围基本锁定在一村一个的供销社。一有稀缺物品到货,门前总会排起长长的队伍。
在那个物资奇缺的年代,买布需要布票。家里的布票要留到过年,才舍得用来做新衣服、新被子。孩子们特别盼望过年,除了压岁钱之外,能穿新衣服是最大的诱惑。人们奉行“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消费理念,大哥的衣服穿旧了,补一补,给二哥穿;二哥穿旧了,再补一补,给老三穿;轮到最小的一个,常常已是满身补丁、洗得发白了。在没有化纤的日子里,棉布的确难以独力承受几亿人民穿衣之重。
到20世纪60年代,尤其在三年困难时期,棉花大幅减产,纺织品供不应求。为了节俭,服装普遍选择结实布料和耐脏耐洗颜色,更巩固了蓝、灰、黑作为服装主色调的地位。国产布制的解放装、列宁装、工装,色彩单调,款式也大同小异中规中矩,更多注入了军事化、革命化、标准化的政治元素,反映了那个时代纯朴民众有意无意强调自己立场倾向的意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