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青林:
现在请陈昊苏委员作大会发言,请蒋洪委员准备。
2009-03-09 16:38:24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党组成员 陈昊苏:
我发言的题目是《加强公共外交提升国家形象推动和平发展》。
2009-03-09 16:38:36
陈昊苏: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过6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发展,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日之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日益扩大。然而,世界上对中国的发展怀有疑虑的国家和人群不仅依然存在,而且经常由于舆论的误导而表现出相当强烈的敌意。中国的发展仍然需要冷静地面对疑虑和化解敌意,妥善地应对由于无知和偏见产生的歪曲和攻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公共外交。
2009-03-09 16:40:06
陈昊苏:
所谓公共外交,是指政府外交以外的各种国际交往形式,包括政府对民间、民间对民间、民间对政府三种基本方式。公共外交的行为主体包括政府、社会精英和普通公众三个方面,其中政府是主导者,社会精英是最活跃的力量,普通公众则是最为雄厚的基础。公共外交的主要任务是运用各种现代传播手段,向世界介绍本国国情、解释本国政府的政策与观点,消除他国公众可能存在的误解;通过展示本国文化和价值观,积极影响他国公众对本国的认知,提升国家的形象和影响力,以维护和促进本国的根本利益。公共外交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工作,可以更广泛、更直接地面对他国公众和主流社会,是政府外交重要的、不可缺少的补充。
2009-03-09 16:40:25
陈昊苏:
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公共外交。实际上,一个国家越发展、越强大,就越需要公共外交,也越重视公共外交。随着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公共外交在我国总体外交中的地位也在不断上升,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去年,我国围绕抗震救灾和北京奥运会开展的公共外交活动,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公共外交起步较晚,重视的程度不够高,推广的力度也不够大,绝大部分普通公众甚至政府官员,对什么是公共外交闻所未闻;面对突发事件和来势汹汹的敌意,我们的应对有时还不尽如人意。努力改变这一状况,熟练地应对迅速变化着的国际国内形势,通过公共外交活动,塑造我国民主、进步、开放、和平的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创造更为良好的国际环境,已经成为我国外交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2009-03-09 16:40:43
陈昊苏:
人民政协由我国社会各界有影响力的代表人士组成,具有“亦官亦民”的特点,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在开展公共外交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政协外事委员会在提倡、推动和实践公共外交方面,更是责无旁贷。我们郑重建议:一、提高全社会对公共外交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其在我国总体外交中的地位。应在战略层面上强调公共外交的重要性,将其纳入国家对外战略的大框架之中,并据此制定我国的公共外交战略。这一战略应有清晰的理念、明确的定位和周详的规划。
2009-03-09 16:41:18
陈昊苏:
二、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应建立统一的公共外交领导机构,加强对我国公共外交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多方协作,优势互补。在进一步发挥政府机构特别是外交部门作用的同时,要为民间团体和社会组织开辟更大的参与空间,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三、加大对公共外交的投入。政府应在外交经费预算中按一定比例划出款项,专门用于公共外交。
四、制定研究规划,扩大研究队伍,加强对公共外交理论和政策的研究,夯实我国公共外交工作的理论基础。
2009-03-09 16:42:46
陈昊苏:
五、加强公共外交教育,培养公共外交意识。可以考虑将公共外交教育纳入公民教育体系,培养全民的公共外交意识,树立公共外交、匹夫有责的观念,使所有公民都成为公共外交自觉的践行者,成为“公民外交家”。对涉外机会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大城市的社区干部,要广泛开展公共外交知识教育,使其掌握公共外交的基本方法,成为公共外交的基本力量。
六、虚心学习、大胆借鉴国外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的经验。同时,根据国际国内新的形势,以开阔的视野和创新的思维,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外交新路子,构建中国公共外交新格局,开创中国公共外交工作新局面。
综上所述,加强我国的公共外交,意义重大,形势紧迫,任务艰巨。我们期待并相信,公共外交将进入更多公众的视野,在中国整体外交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为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伟大战略发挥更大的作用。
2009-03-09 16:45:16
杜青林:
现在请蒋洪委员作大会发言。
2009-03-09 16:48:13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蒋洪:
我发言的题目是《提高财政透明度保障人民的知情权》。
2009-03-09 16:48:25
蒋洪:
知情权是人民最基本的权利,也是所有其他权利的基础。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知情”不单是指知道政府要求公众做什么,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公众知道政府在做什么。公开政府财政信息是实现这一点的最为有效的方式,人民当家作主必须要有一个公开、透明的财政。
2009-03-09 16:48:49
蒋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在公开财政信息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2008年5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经正式实施。但是,我国财政透明度离保障人民的知情权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近期对我国31个省级政府财政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这项研究所设定的113项调查信息中,公众能够获得的信息平均不足25项,不到所调查信息的四分之一。该项研究只是考察财政信息的可获得性,没有涉及这些信息的规范性、可靠性与及时性。也就是说,即使按最起码的标准来衡量,我国财政透明度也是非常低的!
2009-03-09 16:49:07
蒋洪: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政府公开的财政信息是不全面的。人民共同拥有并委托政府进行管理的资金从性质上来说应该包括三类:(一)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所使用的资金;(二)政府为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标准、进行收入再分配的资金,也就是各种社会保障基金;(三)政府投资于生产经营活动所占用的资金,即经营性的国有资产。目前的情况是,第二和第三类资金的有关信息尚无系统的政府报告制度,而第一类资金,政府只是提供了其中的一部分,即预算内收支,另一部分作为预算外资金没有体现在政府的财政报告中。
2009-03-09 16:49:17
蒋洪:
其次,政府公布的财政信息很不具体。公布的财政信息通常是笼统的数字,缺乏明细资料,不能对该项支出的构成以及具体安排适当与否作出判断。政府的预算科目分为类、款、项、目、节五个层次,而目前的政府财政报告通常只反映到“类”,仅有部分反映到“款”。
2009-03-09 16:51:07
蒋洪:
第三,政府所提供的财政信息是滞后的。社会公众不能及时了解预算和决算,人大代表通常只是在开会时才看到预决算报告,在短短的几天会期中要作出认真的审查显然是力不从心的。大量信息即使在事后很长时间也无从查找。财政的不透明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法制建设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公共资金被挪用或滥用、违背民意的形象工程、奢侈浪费的职务消费、贪污腐败、以权谋私、中饱私囊,凡此种种,都与财政不透明、缺乏公众和制度的监督有关。在当前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国各级政府拟动用巨资刺激经济之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证财政信息的公开尤为迫切。
2009-03-09 16:51:21
蒋洪:
建议尽快采取下述措施:一、切实贯彻落实已经颁布并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加强各地政府信息公开机构建设,提高服务水平,真正做到“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二、通过各种媒体,尤其是网络向公众报告财政信息。建立政府财政信息网页,以最便捷的方式,完整、系统、详细、及时地披露政府财政信息。三、将政府信息公开和财政透明度作为各级政府问责的一项重要内容。
2009-03-09 16:52:24
蒋洪:
政府财政信息的公开必须要有法律保证,建议尽快修订预算法,在新预算法中:1.明确规定财政信息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2.明确规定应公开的财政信息的资金范围为人民共有并委托政府进行管理的资金,包括一般政府基金、社会保障基金以及国有企业基金在内的所有公共资金。3.明确规定所提供信息的详细性程度,除了依法界定的机密之外,应主动或应公众的要求或人大政协履职的需要,提供收支科目规定的类、款、项、目乃至具体事项的各个层次信息。4.明确规定财政信息公布的时间和方式。5.明确规定政府相关责任部门对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具体性和及时性负责,并制定违反规定或不履行责任的惩戒措施。实现财政透明度目标不需很多额外成本,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发展已为政府信息的公开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现在更需要的是制度变革的勇气决心和对全体人民负责的精神!
2009-03-09 16:54:30
杜青林:
今天下午的大会发言进行完毕,现在休会。
2009-03-09 16:57:05
中国网:
本次会议实时报道到此结束。
2009-03-09 16:5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