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至2005年的10年里,青霉素这个老牌的抗生素随着它的价格几次被政府部门下调,它在医院被使用的频次也骤然下跌,从最初的使用量排名第2位下跌至第17位。
而抗生素家族的另一位成员“头孢类抗生素”,则因为其价格较高备受医院青睐,在目前医院销售排名前20位药品中,头孢类抗生素及各类复合抗生素占一半以上。
近年来,政府部门20余次下调药品价格,但老百姓感受到的却是被政府部门下调的药品有相当一部分很快就从药店消失了。国家发改委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表明,这种现象也出现在医院。
这份对北京12家医院的调查报告显示,从1996年到2005年,抗菌药物的价格平均下降了近50%,但老百姓去医院就诊却没有因此少支付药费。其背后的原因是,医院用药的结构10年来发生了变化,比如,廉价的青霉素类药品用量大幅减少,价格较高的“其它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抗菌药用量显著增加。
此次调查从医院采购药品的情况发现了医院用药结构的变化。10年来虽然药价下降,但12家样本医院抗菌药购进金额却增加较多。报告认为,医院临床用药结构变化,是导致医院药品购进金额增加的主要因素。
2000年与1996年相比,购药金额增加了1.22亿元。其中,因购药数量增加而增加的购药金额为0.39亿元,因购药结构变化增加的购药金额为1.15亿元,因药品价格下降而减少的购药金额为0.32亿元。
从购进数量和金额方面看,当前“头孢类抗生素”在医院临床上使用得最多。在目前医院销售排名前20位的药品中,头孢类抗生素及各类复合抗生素占一半以上。这类药品价格都是相对较高的。
另外,从销售数量看,青霉素注射剂已从10年前用量第2位,退居到目前的第17位。受进入医保目录影响,头孢替安注射剂在销售金额排行榜上,仅在一年中便从2004年的第83位飙升到2005年的第11位。
从课题组的初步研究结果看,1996年以后药品价格呈现逐步下降势头,特别是2000年以后,随着国家扩大药品政府定价范围以及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的全面推进,占临床用药1/3以上的抗菌药物价格有了明显下降。但受临床用药结构变化的影响,医院购进药品的金额上涨较多,这是导致群众人均药费负担不断上涨的主要原因。
报告认为,虽然医院购药结构和数量发生较大变化,有人群疾病谱发生改变、临床耐药率增加、药物剂型升级换代等正常原因,但不可否认,在利益驱动下,一些医院愿意开大处方、售高价药的问题也是比较普遍的。(记者刘世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