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曾经被市场认为估值已经相当便宜的银行股,受《关于完善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的影响也在8月25日全线重挫。经历过2008年的大熊市,很多基金经理都绷紧了风险这根弦。对于钢铁这样钢价猛涨、短期业绩非常好的板块,大家也对其持续性保持怀疑,抱着见好就收的心态,随时准备逃跑。于是,尽管不少基金经理认为钢铁股的市净率已经合理,下跌空间不大,但一旦市场出现风吹草动,基金减起这些流动性较好的大股票依旧毫不手软。
“流动性的故事已经告一段落,接下来要看业绩的真实情况。而目前宏观经济的复苏还没有完全渗透到微观的企业盈利上面来。所以大家都试图从不确定性中找确定,但找到了又没有足够的数据提供支撑。”老午称。
在此情况下,部分基金将目光投向了业绩确定性增长的行业和个股,例如医药、科技等防御性品种在调整中明显抗跌。田擎就表示,一些中下游行业特别是消费和服务领域的个股未来的投资机会可能会多一些。广发稳健基金经理冯永欢和许雪梅也在中报中写到,下一阶段组合的一部分将坚定跟随复苏背景下资产价格趋势向好的行业,寻找其中的龙头品种进行投资。组合的另一部分将依据自下而上的方式,寻找业绩确定性高、估值合理或业绩环比改善明显的品种进行投资。
赎回 无形的压力
尽管绝大部分基金经理都认为下半年货币政策不会出现骤然收紧,但从近期的实际情况来看,监管层已经对银行体系的信贷扩张加以控制,上半年7万多亿的新增贷款规模绝无可能在下半年重现。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前期纯粹赌流动性的游资可能会离场,估计后期也不会再进来。”田擎表示。没有了大量新增信贷投放的支持,一些基金经理将希望投向了2007年下半年曾带给市场充沛流动性的储蓄活化。“从广义的流动性来看,推动力将由信贷逐渐向存款活期化转变,而两者能否衔接好,将影响市场资金面的平衡。”嘉实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李认为。
但无法回避的事实是,2007年吸引新基民跑步入市的诱惑来自前期巨大的赚钱效应,而目前的点位对于很多当时入市的基金持有人来说,还面临着能否解套的问题。2008年底和今年上半年敢于买基金的个人投资者尚属少数,直到今年七月份,单周基金新开户数才突破10万户,而2007年全年基金新增开户数超过700万户,平均下来单周新增开户数达13万户。
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上证综指半年涨幅高达62.53%,创出1992年下半年以来最大的半年涨幅,但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整体净赎回达504.68亿份。在市场进入调整后,横亘在基金经理面前的问题不是储蓄搬家,而是赎回。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市场调整以来基金赎回量有所放大,尤其是在市场陷入恐慌性下跌的八月第一周,北京两家大型基金公司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净赎回,某大型基金公司八月前两周偏股型基金份额缩水近10亿份,一家银行系基金公司旗下偏股型基金更是全线净赎回。
实际上,近期市场不时出现大幅下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民的信心。一些持有人看到市场走势不明,基金净值经过上半年的上涨开始接近2007年下半年的水平,落袋为安的心理渐显。即使未来市场摆脱调整重拾升势,大量基金净值回到基民持有成本之上,同样会造成巨大的赎回压力。
更令基金经理烦恼的是机构持有人的波段操作。本轮调整的肇始就是某大型保险公司巨额赎回基金,而到了3000点之下,这些保险巨头又翻身杀入。多家基金公司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证实,中国人寿在2800点附近出资200亿元申购基金,本周二另一家大型保险公司也携30亿元借基入市。25日,国寿财务部总经理杨征表示,下半年将加强波段操作。“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上每天几十亿元的频繁进出在所难免。”
对此,一些基金经理颇有微辞,认为机构持有人的短期波段操作有违保险公司资金运作的长期性。“机构的巨额资金进出肯定会对投资造成影响,我们也不得不跟着频繁操作。而且它们的资金通常按申购日净值买入,但钱第二天才能投入市场,等于给自己抬了轿子,对普通投资者来讲并不公平。”(记者 余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