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4.58万亿的信贷资金投放,在A股市场掀起一轮流行性牛市。上市公司按捺许久的再融资意愿在A股市场的“小阳春”里纷纷抬头。据本报数据中心统计,截至5月8日,今年以来已有99家公司发布了增发预案,拟募资金额超过1600亿元。
大个增发现身
据WIND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31家公司顺利实施了增发,融资总额为705.78亿元。
与此同时,截至5月8日,两市已有99家公司发布了增发预案,拟募资金额超过1600亿元。而去年同期,A股市场仅有28家公司发布了增发预案,拟融资金额280亿元左右。
拟增发公司数量大幅增加的同时,融资规模也随着股指的攀升水涨船高。99家拟增发公司中,有两家公司募集资金超过100亿元,堪称重量级融资。其中浦发银行拟募资金额最高,达到150亿元。排名浦发银行之后的是保利地产,拟募资金额最高不超过101.31亿元。两家公司拟融资规模相加,已与去年同期所有发布增发预案公司的拟融资额相近。
有趣的是,去年同期大盘正处于大幅下挫之中,但在28家拟增发的上市公司中,有7家选择了公开增发的方式,占到拟增发公司总数的25%。而今年以来,尽管有99家公司发布了增发预案,但其中选择公开增发的仅有11家,仅占到拟增发公司总数的11%。从市场的角度说明,大盘的恢复性上涨,并不代表投资者信心的恢复。
现金增发受追捧
在上一轮大牛市中,以资产注入为主线的外延式增长成为市场投资的热点。上市公司大股东也乐意在股价翻飞的过程中,将旗下资产卖个好价钱。但今年以来,由于市场人气正在恢复,且上市公司现金流紧张的情况下,以现金认购增发股份的方式成为更多上市公司的选择。据本报数据中心统计,99家已公布增发预案的公司中,19家公司选择了资产注入,余下80家都选择了现金认购。
在增发预案中,为起带头作用,也有部分上市公司大股东自掏腰包参与认购。据本报数据中心统计,99家发布增发预案的上市公司中,有36家公司披露了大股东参与增发认购的方式,其中有17家公司明确表示大股东将选择现金认购方式。
从统计数据分析来看,99家公司中选择现金认购的公司主要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受益于“4万亿”投资的基础设施上市公司,即将或正在面临巨大的资金支出压力,迫切需要补充资金,这些公司大多数在一季度呈现经营性资金净流出状态。从一季度数据来看,99家公司中,以经营性现金流净值排序,东方电气、中联重科、上海电气和平高电气等公司的资金压力排名前列,其中东方电气经营性现金流净值为-8.68亿元,平高电气也有-2.8亿元。
第二类公司是急于通过再融资补充资本金。比如*ST上航拟以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向锦江国际发行不超过2.22亿股,发行价格为4.5元/股,拟募集资金10亿元,以缓解公司的流动性危机。再比如浦发银行,在国家明确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后,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作为本地银行却受到资本金匮乏的困扰。增发前浦发银行资本充足率为9.06%,核心资本充足率为5.03%。在增发顺利实施,募资150亿元将对公司的核心资本形成有效的补充。(朱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