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了10年的基金投资让施先生获得了基本满意的回报,但是今年以来A股超过60%的跌幅施先生也没有“错过”。“2006年发行了一只LOF基金天治核心,其‘核心-卫星’的投资理念我觉得挺有新意,就买了。本来表现不错,但2007年10月份,它进行了一次拆分,净值归一,份额增加。到现在这个行情,成了四毛多的便宜基金。”
不过,面对亏损,施先生心态倒也平和,因为他的投基理念有二:其一,长线投资。长达10年的投基经验证明,随着时间推移,基金净值起伏终究会熨平。其二,追求平均收益。“人人都想赚超额收益,这怎么可能?”施先生说,“只有在我们擅长的本职工作中才有可能取得超额收益。投资大多数人都是外行,所以不用想太多了。再进一步说,最优秀的人才也不会都来为大众服务的。管理费就1.5%,我们也不用抱太多幻想。”
农行理财师:
我“被迫”成为基民
杨小姐是农业银行的一名理财师,谈起自己作为基民的心路历程,她笑了笑说,当初是“被迫”成为基民的。
杨小姐说,当初自己也是在银行,大概是2002年快到年底了,那个时候基金卖不出去,但是为了完成工作指标,所以只能自己买,但后来自己买的这些基金也使得自己小赚了一笔。
杨小姐说,现在的情形跟当年很像,基金现在也很难卖,所以为了完成任务,我也只能自己买,但我觉得,在大家都不愿买的时候,或许真的可以买点了。
去年啊,很多人找我开后门,希望能够早点下单,那个时候银行还没开门很多人就排起了长队来买基金,现在啊,我都不怎么敢介绍让人买基金了,别人亏了我也不好受啊。去年还有很多人打电话来给我道谢,今年客户不抱怨也就算好了,今年市场跌成这样我的一些老客户也流失了。
某基金公司员工
为表忠诚亏了70%
最早买基金是在2006年左右,那个时候买的是货币型基金,大概年收益是在3%点多吧,后来买的是指数型基金,当时是8毛多买的,结果后来涨到1块多钱就抛了,但后来这只基金涨到了2块多。于是,我总结出一个经验就是对于基金要长期持有。
后来我到了基金公司,为了表示对基金公司的忠诚,基本上是在点位最高的时候买了我们公司的股票型基金,由于规定是基金公司员工在半年内不能抛,所以到现在亏了近70%了我也不想抛了。
哎,我是在牛市开始的时候买了货币型基金在熊市快到的时候买了股票型基金啊,现在总结出一点就是对于基金也不能长期持有,也要做波段。
某私企财务
几乎忘记所购基金的名字
“紫外线”是“基金-基民群”里一个女孩的网名,是地震灾区——四川雅安一家私企的财务人员,也是我接触的人中比较懂经济的一个。
在她的网络空间里,最新的帖子题目叫“雅安也是地震带”。而在跟我聊天的时候,她也不时地提到地震的事,说现在经常有小震,大震不知什么时候会来。已然,地震灾难她的心里烙下阴影,恐惧与防备,兼而有之。
“紫外线”是2007年5月投身“基民”队伍的。她说,开始买基金的时候,是瞄着“奥运行情”去的,那个时候买基金,大家蜂拥而上,生怕迟买一天就少赚钱,“基金净值一天天地涨,你能不买吗?”“紫外线”说,当然,也受了一些营销的影响。她说自己买的基金都是嘉实、银华、融通、广发、长城等公司的产品,选择的是红利再投资,因此3600点进了点,赚的钱又在6000多点买入。
在股市形势喜人的时候,她能跟同事们唾沫横飞地聊到忘记工作。但现在,她在谈到自己买的一只基金时,费了老半天劲才想出名字来,直说,已好久不看了。
本以为一年后汹涌澎湃的“奥运行情”将为自己带来滚滚财富,却不料,一年内的两场“大地震”让她变成了双重“灾民”。天真的“紫外线”最后问我,“你能帮我们涨回来吗?”
网上基民留言
1.“基金公司替我们赚钱的时候收管理费,现在都亏得一塌糊涂了,为什么还在收?”
2.“专家说话都不算数的,什么投资价值,什么长期持有……他们自己说的,他们现在还相信吗?”
3.“我去年8月份开始买基金,10月份就转到股市,然后一直到现在屡败屡战,我的信念就是:从哪里摔倒的,就要从那里爬起来,所以我坚持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