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自2007年底开始至今的这轮“波澜壮阔”的股市大跌,已让中国A股市场成为年内全球“跌市”的NO.1。人们形象地将之比作“股市地震”,其“震级”之大,波及之广,持续之久,让人刻骨铭心。
在诸多被关注的主体中,基金业绩和一些制度规定成为人们抱怨的对象,绵延于报刊网络。当然,在对资本损益的算计外,人们对当事一方的基民,包括其对基金的认识、损益状况以及投基对他们生活的影响等问题,却关注甚少。
今天,我们试着走近这个身处市场风浪深处的弱势群体,力求用最真实的语言,记录他们的悲喜忧愁。
⊙见习记者 谢卫国 吴晓婧 实习生 朱宇琛
一个下岗女工的“养命钱”
9月14日,农历八月十五。对于陕西省铜川市三里洞煤矿下岗职工,46岁的李晓琴来说,这天和其他时间没什么两样:大晚上就开始串麻辣串子,一大早便和老公上街吆喝买卖。当然,今年的中秋还是有些小小的不同:一是儿子考上大学了不在身边;二是当晚还可以向记者说说买基金的心酸事儿。
【5000多点入的市】
我们是晚上8点准时碰的头,因为知道我的身份,李晓琴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我的基金能回本吗? 要等到什么才能回本?”
我一时还真没答上来,只是说要些时间。
投资基金这回事,李晓琴是从院子(小区)里的邻居那里听说的。去年的七八月份,市场火得不行,指数一天天往上蹿,基金净值每天都在涨,小区里的人们整天都在议论股票和基金,最后人们都没能挡住这个赚钱的“诱惑”,纷纷下了水。
回想起买基金的情景,李晓琴到现在都觉得晕乎,“我是去年8月份买的,10月31日也买了一点,指数在5千多点买的。院子里的同事们都在买,所以我也跟着买了。我什么都不懂,都是跟着别人瞎买进的。我们这里都买基金,起码有50%的人都买了。大多数都是3万多元,最多是8万多元。这些都是矿上给的工龄钱。”李晓琴说。
李晓琴所在的地方是陕西省铜川市三里洞煤矿,她说,那片全都是矿区,因为种种原因,以前的煤矿全都“下马”了。破产那会儿,矿上按照工龄一次性补偿了几万,把工龄买断。现在,国家还发点生活费。
李晓琴说,她身边买基金的都是些下岗职工,国家给的养命钱都舍不得花,放在银行里利息又低,大家都说在“缩水”,所以就拿出来买基金,赚点买菜的钱。
【认为基金没风险】
和大多数初涉资本市场的人一样,李晓琴和她的邻居们看到的都是收益,而没有意识到风险,也即如此,“存银行”还是“买基金”成了他们的单选题。
“院子里那些买过基金的人说,银行利息非常低,说是闲钱买了基金还能赚点买菜钱,谁知道都是在骗人。”李晓琴不无抱怨地说,“那会儿没人提醒她风险,银行工作人员也说,‘买基金100%没有风险,就好比把钱放到银行一样的,银行利息低,买基金还能赚点生活费’。我们心想,国家银行买的还能上当?”
当我追问,购买基金的时候,银行的工作人员有没有问你的收入状况和家庭状况时,李晓琴的回答是:“没有。”
一年之后,提到这些,李晓琴的心情尤为复杂。她说,今年儿子考上了陕西科技大学,开学要8800元,学校每月生活费差不多要600元。因为去年买基金,钱都被套牢,家里又没钱,儿子开学的钱全都是向陕北亲戚家借的。怎么说,自己也算职工家庭,如今儿子上大学却要向陕北的亲戚借钱,她真的很难过。
李晓琴夫妇下岗后,每月600块的政府补助成了她们家的重要收入来源,现在儿子上大学了,这些都得给他做生活费了,而夫妇俩则只能想办法,起早摸黑地靠着做点麻辣串生意,维持生计。
【“养命钱”亏损过半】
李晓琴说,她把3.3万元“养命钱”都投到基金里去了,现在已经赔进去1.7万元。她问记者:“我的钱还能不能回来?他们是不是不给我们还钱了?”在李晓琴这里,这个“他们”指的是银行。
李晓琴买的是一家基金公司旗下的两只产品,让人感到震惊是的,李晓琴对基金公司相当陌生,不知道基金公司还有网站,也没有收到基金公司任何的客户账单,更不知道基金公司还有免费的客服电话。李晓琴说,当初,买完基金后银行通知说,一周后,自己去银行打单子。“上面用电脑打出来的,内容包括:你几号买的基金、价位是多少、购买的时间、持有多少份额,再没别的了。”
“就打了一次单子,从那以后我就没有收到银行的单子了。”李晓琴说,“基金公司什么也没发来”,账单从来没有收到过,电话也从来没有接到过。而对于自己购买的基金赚了多少、亏了多少,李晓琴说,要到一家专门介绍基金的门户网站上去查询。而如果要赎回,银行给说,“拿上基金卡来赎,你自己想什么时间来,就什么时间来。”但事实上,现在亏得太厉害了,大家都不敢动。
在我们谈话的始终,“不懂”二字是李晓琴用得最多的一个词,而她最关心的事情则是,银行什么时候还钱,会不会还钱。因为直到我跟她讲清楚基金公司和银行之间的关系前,质朴的李晓琴一直认为,购买基金是把钱“放到银行”,自然,还钱也是银行的事。
然而,当了解如此之多的真相过后,李晓琴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要回本金,因为,那是她和她老公的“养命钱”。
10年老基民:
不要抱太多幻想
施先生从1998年起就开始购买基金,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基民。“美国有种说法是:成熟的投资理念就应该是把资金交给专家管理,自己专注于擅长的事情。当我发现自己的性格实在不适合炒股时,就开始买基金了。”
10年前,中国基金业才刚起步,新发基金少,施先生一度发一只买一点。直到现在,施先生手上的基金已经有50多只,且全部为偏股型基金。“你肯定会问我为什么不做组合,降低风险。实际上,买基金对于我来说就相当于买股票,只不过是交给专业机构管理而已。至于低风险类的资产,我会另外做配置,就不需要通过购买债基或者货币型基金来实现。”施先生解释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