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失衡的政策措施
为了纠正国际收支结构的不合理状况,削减双顺差,降低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中国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包括宏观经济政策、贸易和FDI政策、深化金融改革、实施资本项目自由化。而问题的实质是:中国对过去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进行重大调整,此其时矣。当然,调整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实施过程中必须小心谨慎。我们所应该考虑的政策包括:
第一,增加旨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体系以及教育体系的公共支出,以降低居民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从而降低储蓄率。
第二,通过财政和其他手段(如法律、法规),缩小城乡、地区和阶层收入差距。
第三,深化国内金融市场、投融资体系改革,使国内储蓄能够顺利转化为国内投资。
第四,允许人民币更多地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汇率。
第五,取消针对FDI的优惠政策,对内、外资实行国民待遇。
第六,取消鼓励出口导向的优惠政策。
第七,采取有力措施,制止地方政府为引入外资而进行恶性竞争。
第八,制止地方政府把FDI的引入状况作为政绩的考核标准。
第九,取消中央政府有关规划中的进出口和外资引入量指标(仅做预测)。
第十,进一步推进价格体制改革,使价格能够充分反映国内资源的稀缺性。
第十一,各级政府制定应急预案,为出口企业的结构调整做好充分准备,把结构调整对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的冲击降低到最低限度。
第十二,适当放松资本管制,但是坚决不放弃用管制的办法遏制投资资本的流入。
第十三,鼓励企业在国内上市,鼓励三资企业利用国内金融市场筹集资金。
第十四,实行与世贸组织不相冲突的产业政策,限制外资对某些特定产业的进入。
第十五,增加政府旨在支持企业研发的公共支出。
人民币应该升值,这是调整不平衡最为有效的办法。但是,经验显示,由于名义汇率调整而产生的“支出转换”效应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是很小的。而且由于中国加工贸易占有绝对地位,汇率调整对实现贸易平衡的效应就更小。为了实现贸易平衡而以汇率作为调整工具会导致汇率更大的波动。过分强调汇率政策在调整经常项目不平衡方面的作用不仅达不到调整失衡的目的,而且会给相关国家造成很大的困难。广场协议之后,尽管日元重新定值、美元贬值,美国的贸易赤字并没有明显改善,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也没有明显的减少,但却给日本的经济造成巨大的麻烦。中国目前的问题并不是汇率波动过大,而是升值幅度偏小。在经过一年的升值之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动并不大,有效实际汇率变动的幅度更小。在2005年7月升值后,中国的贸易顺差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幅度增加。这一事实说明,中国还需继续加大对发展战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其中包括汇率的调整。
在过去的二十六年间,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第三大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但是,中国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结构问题。它的投资率达到 GDP的50%,而且还在上升。外贸依存度达到GDP的70%,而且还在上升。2005年经常项目盈余超过1020亿美元,2006年会更高。现在中国的外汇储备达到9400亿美元,很快会超过1万亿美元。中国的环境持续恶化,能源短缺问题严峻。为了调整失衡,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整套综合的方案,以实现更加平衡持续的经济增长,这一策略能否取得成功主要取决于中国政府如何在短期的经济增长和长期的结构调整之间进行权衡。为了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我们必须加快调整的步伐,而不应犹豫不决以致坐失良机。
全球不平衡是不可持续的,因为这不符合亚洲国家的长期利益。无论美国怎么说或者怎么做,全球不平衡必须加以调整。但是,大家都不希望出现无序调整。各国政府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协调政策以保证有序调整。否则,不可预料的事件可能触发全球经济的剧烈震荡。当前,对亚洲国家来说,最不希望看到的是陷入“囚徒困境” 的各国央行竞相恐慌性地抛售美元资产。为实现有序调整,我们需要更多的国际协商和合作。(余永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