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6月中国宏观经济逼近趋热警戒线 -"十一五"中国将建10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促进产业升级 答问 -中国投资50亿用于科技攻关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不是主要污染源 -大陆人可申请赴台接受医疗服务 任何医疗机构不得规避集中采购 -上海世博会呈现两大创新亮点 动迁工作获99%以上动迁居民支持  -广州决定收回80宗闲置土地 坚决打击囤积 下半年房价将加速上涨 -今年洪灾直接经济损失525亿元 因灾死亡652人 陕西洪灾致16人死 -上半年我国大中型钢厂实现利润翻番 下半年钢价不会有大回落  -沪深股市收盘续涨 沪指收盘4471.03点 两市总市值逼近20万亿元 -《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8月1日起实施 优抚对象可享受3项优待
余永定:中国双顺差的根源及对策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6 月 28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中国的双顺差是否可持续

随着时间的推移,FDI流入对经常项目平衡造成的负面效应会越来越大。从长期看,为了平衡日益增长的投资收益汇出,需要越来越多的贸易盈余作为支持。即使FDI可以提高一国出口能力、平衡经常项目收支,但为此所需要的出口能力的增长可能太大,以致国际市场很难吸收。

目前最紧迫的问题是,中国的宏观经济状况能否允许外汇储备持续增长。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外汇储备的增长是造成基础货币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为了控制基础货币的增长,央行通过出售政府债券实施大规模的公开市场操作。但是2002年以后,为了冲销外汇储备增长造成的货币扩张效应而实施的大规模公开市场操作,在仅仅几年间已经把央行持有的政府债券都卖完了,这些债券是过去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扩大货币供应而实施公开市场操作时积累的。2003年开始,央行不得不发行央行票据来吸收流动性。由于外汇储备增长很快,仅仅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为冲销操作发行的央行票据总规模就达到了3万亿元。而政府债券在10年间才达到同样的发行规模。许多央行票据是三个月期的短期票据。但持续进行冲销操作面临诸多障碍。比如,商业银行持续买入低收益的央行票据,总资产中低收益资产份额上升,将使其盈利能力恶化,在长期会给已经脆弱的银行系统造成负面影响。所以面对持续增长的外汇储备,央行必须在相互矛盾的三个目标之间选择:紧缩的货币政策、健康的金融系统和汇率稳定。面对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和投资率的稳步提高,央行别无选择,只能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同时,必须采取综合政策措施,降低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这意味着必须设法削减双顺差。

持续的双顺差和外汇储备的不断积累显然不符合中国的长期利益。一个发展中国家保持经常项目盈余意味着穷国通过输出资本为富国的消费和投资提供了融资。更何况中国的双顺差是同严重的市场扭曲相联系的。一方面,FDI是同各种优惠政策相联系的,为了吸引FDI,中国付出了过高的代价。另一方面,中国净出口的增长在许多情况下是在人为压低成本的条件下获得的。例如,能源密集型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是由于能源定价低所形成的隐性补贴。许多出口产品的生产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此外,随着中国出口规模的扩大,特别是单项产品出口规模的扩大,中国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使得中国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所有这些意味着中国的双顺差造成了资源的错配。

由于双顺差造成外汇储备持续增长,中国经济将受到美国经济调整的严重冲击。许多美国经济学家认为,为了纠正美国经济的不平衡,美元应该贬值20%~30%。如果这种情况果真发生,中国的外汇储备将遭受十分严重的损失。外汇储备的不断积累将使中国经济越来越成为美国经济的“人质”。

经常项目盈余增加将导致贸易摩擦升级。中国的出口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攻击的目标,美国、欧盟,还有许多发展中国家,比如墨西哥、巴西等。贸易保护主义会给中国经济增长造成很大的损害。中国如果不能及早纠正自己的贸易不平衡,中国同发展中国家的冲突必将进一步加剧。

来源: 《中国金融》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文章:
余永定:中国外储投资实现多样化
余永定:央行为何没选择加息
余永定:降低投资率“动手要趁早”
余永定:万亿外汇储备对经济益处不大
图片新闻:
长江上游强降雨形成新一轮洪峰 三峡工程首次发挥防洪功能
中国将在北部湾重点打造石化和能源基地 缓解西南油品短缺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 投资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车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