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公众防御气象灾害意识 减灾效果才会更好
记者:防御气象灾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规划》中有没有对社会参与方面做出规定?
王邦中:忘掉灾害的时候是最危险的时候,提高全社会的气象灾害防御能力非常重要。在防灾减灾工作中,不同的社会角色应该发挥出各自不同的作用。《规划》中有多处提到了社会参与的问题。比如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是专业部门要做的事情,但是信息却要让社会方方面面都知道;比如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是专家在做,但是百姓要理解风险评估的结果,了解哪些地区是灾害的多发地、易发地,哪些地区容易出现什么灾害;比如在应急处置中,除了政府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之外,百姓也要在第一时间采取防范措施。《规划》在八大防御工程中也专门提出,要对公众进行科学知识普及,提高公众防御气象灾害的意识。只有社会公众意识到位,知识到位,能力到位,减灾的效果才会更好。
陈振林: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需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在防灾减灾救灾各个环节,如果缺少社会的广泛参与,就不会发挥有效的作用。发达国家有很多非政府组织、很多志愿者自发参与救灾防灾。我国要加强非政府组织、公众志愿者行动等参与防灾减灾的工作。部门联动的有效性与公众的自觉性相结合,防御体系就会更加完善。总体来看,我国的防灾体系效果还是比较好的,根本上是因为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009年因台风死亡人数已降至40多人。比如美国“卡特琳娜”飓风发生之后,他们都来学习我们的经验。
提高预报的精细度、预警时效和准确率
记者:规划提出,到2020年,突发气象灾害的临近预警信息至少提前15到20分钟送达受影响地区的公众。一般临近预警信息要在多少时间内送达,如何保证在没有电和各种通讯手段的危急时刻把预警信息提前送到民众手中?
陈振林:临近预警时间范畴为0到3小时。突发气象灾害的临近预警信息送达公众时间受突发气象灾害临近准确预报提前时间、气象灾害预警发布手段时效和受影响区域范围、人口数量等方面因素影响。因此,对于不同灾害、不同情况,突发气象灾害的临近预警信息送达公众时间也不尽相同。
理想情况下,可能提前2个小时送达。最坏情况是,我们提前1-2小时作出准确临近预警,但由于灾害预警发布手段的发布速率限制(如手机发送速率),以及发送地域范围广、人口多,可能导致灾害发生后还未将预警信息完全送达。实现15至20分钟的提前量对整个现代气象业务系统都提出了高要求。
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监测和预警以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预测,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业务系统,提高预报的精细度、预警时效和准确率,这是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前提。
第二,我们要加强部门合作,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预警发布业务系统,加快建设土洋结合、有效畅通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手段,联合广播电视、信息产业等部门,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并充分利用公共信息发布资源,着力解决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问题,这是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