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国土部推农地入市调控房价 明年浙江试点 专家:危及18亿亩耕地 -全国拉响天然气荒警报 渝缺口10亿方 中石油否认逼宫涨价 原因 -中国籍枪手在塞班岛向游客扫射造成4死6伤 可能因经济问题行凶 -鹤岗矿难遇难者增至104人 仍有4人被困 -发改委否认87度为电价调升标准 各省自定家庭月基本生活用电额 -商务部敦促欧委会提议终止对华皮鞋反倾销措施 我鞋企谨慎观望 -QDII明年掀出海竞赛潮 5公司IPO申请获批 创业板被否企业已8家 -深交所严惩深国商股东及控制人 处罚收购失信 五粮液案索赔有望 -北大校长推荐名单公示结束 京首批学生公示 教育部原发言人质疑 -国家司法考试成绩公布 分数线360分 港澳台合格者可申职业资格
首页>>环保动态
内地大城市遭遇“垃圾困境” 填埋场多存在渗透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09 年 11 月 23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垃圾处理问题的减量化解决,正面临重大契机!

那么垃圾分类如何实施?

为何分类收统一倒?

家住广州荔湾区宝华路的王大妈楼下就有一组分类垃圾桶。“纸巾和纸杯,到底应不应该分开?”她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一股脑儿全塞进一个垃圾桶中。“不是我不想分,而是不知道如何分。“

垃圾桶仅有颜色区分,没有文字和图案解释什么是可回收,什么是不可回收,老广们常常遇到这样的选择困惑。他们更倾向于化繁为简。

广州越秀区居民李姨觉得垃圾“一开始觉得这样做很应该”,但一年前,有一次扔垃圾时碰巧看到收垃圾的场景,“他们把三个垃圾箱里不同类的垃圾全倒进一个车里,当时就看傻了。”

10年前,广州出现第一批分类垃圾桶;2000年,广州被列为全国八个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之一,部分行政区的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2006年,广州提出力争2008年前完成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回收网络的建设;2009年4月,广州宣布不再投放分类垃圾桶,原先双色分类垃圾桶黯然退场,统一回收的蓝色垃圾桶重上街头。

目前广州垃圾仅有的分类处理其实是由环卫工人自发、粗略地完成。

初步的分类,主要是指那些塑料瓶罐、废纸等,“可以卖,又不难挑出的”,环卫工人都会顺手清理出来,其他生活垃圾就统统混装在一个垃圾车中,然后送往填埋场填埋。

越秀区明月二路的垃圾中转压缩站,站长邱叔告诉记者,垃圾一旦被送入压缩站便严禁分拣变卖,否则就要扣工资。

看到一些完全可以回收利用的东西直接被扔进压缩机的“虎口”,邱叔也会感到很可惜。“但是上面说不分拣,我们也就照做了。”他也承认,目前要做好垃圾分类处理,“说来容易做来难”。

算一笔帐,广州进入填埋场的生活垃圾中塑料、织物等可回收垃圾比例高达35%。

而另一笔账则是,据粗略测算,广州垃圾分类运输至少要增加2000多台车。就意味着要分开车辆或者分开时段收运垃圾,但是在广州目前这种人流、车流高度密集的情况下,很难实现,在处理方面,广州既没有建设餐厨垃圾、农贸市场垃圾、废旧电池分类的专项设施,也没有建立大型分检中心。

废品收购市场能否起作用?

事实上,垃圾分类的回收环节是有利润的,完全有条件让利于民以作鼓励。

熊孟清就提出,比如政府对垃圾运输环节的补助就可以给社区的居委会,让他们补助对垃圾分类做得好的清洁工和业主。另外政府补助还应该用在垃圾中转站增加分拣设施,而不应该用在最后的垃圾运输环节。

那么,垃圾处理的民间市场状况如何呢?

杨阿姨是个来自广西的“收买佬”,和三个老乡一起长期在广州寺右新马路某银行附近徘徊,每个月向大厦保安交100元管理费。

她几乎什么都收,收入还不低,光景好时一个月可以赚到三四千,差时也会有一千多。用来赚钱的收与卖之间的差价,往往只有一二毛钱。

她们也不用领取工商局的任何证照,有时城管管一管,躲躲也就过去了。

他们每天把收到的废品进行初步分类,就卖给收购站,如果收回来的东西“夹杂一些不能卖钱的”,往往就把这些“无用的东西”随手丢弃,造成二次污染。

废品收购站的行业情况也是蓬勃而无序。广州的废品收购站超过6000家,但工商、税务、特许三证齐全的废品收购站不过2000家左右,仅占三分之一。

杨阿姨认识一些有本钱的老乡,拿出几十万来私下开废品收购站,“一年的收入可达百万”。

位于五羊新城寺右二巷8号的广州市宝源废品回收有限公司是越秀区为数不多的几家证照齐全的废品收购站之一。

宝源公司拥有的场地可容纳近30吨可回收垃圾,平均每天收购的垃圾约15吨左右。他们接受工商部门及行业协会的监管,回收的物品都须达到一定的标准。“瓶子里面有残物、有异味的,都不收。”这里的负责人王先生说。

这里的工人都经过统一的培训,送到这里的各种生产性废旧物品都由他们称量、拆解、压缩、打包、分类码放,场地内保持整洁。收购站内将废品分为纸类、金属、塑料、玻璃和家电5大类,其中纸类又细分为报纸、书本、杂志、黄版纸4类。

最后,收购站会将各类回收品装车,运往东莞、佛山、顺德以及广州郊区的废品回收加工厂。在这些加工厂里,垃圾作为加工的原料,将接受更加严格的分类,仅塑料就可能被分为几百种,透明的、不透明的、各种颜色、各种硬度,都将作为不同的用途。

然而,规范的只是冰山一角。负责监管收购站的广州市供销合作总社再生资源管理处一位负责人表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间接地为城市分类回收处理掉了很大一部分垃圾,但这个行业多年来都处于乱象之中,“收买佬”基本处于管理真空地带,无证照废品收购站基于市场需求一直顽固地存在着。

广州市再生资源行业协会的高秘书长也表示忧虑,一些没有合法手续的垃圾收购站,其货车出入运送货物是否扰民?回收物堆放是否会造成二次污染?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就违背了垃圾分类回收的初衷。

垃圾回收的中山经验

前端:借力“收买佬”后端: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毗邻广州番禺的中山市,荣获过全国环保模范城市,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等荣誉,在垃圾处理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在垃圾分类实行7年来,也遇到与广州类似的掣肘,却想出了一些办法应对。

瞄向数量庞大的城市拾荒者

目前中山市的垃圾清运工作,基本上由政府下放给名城环境服务有限公司负责,该公司的200多人每天穿梭在城区的各垃圾箱和转运站之间,进行城区所有垃圾的清运、压缩、转运工作。

名城公司的苏经理介绍,城区里有1530多套分类垃圾箱,中山所有的有毒有害垃圾公司都派专人进行回收,“环卫工不会收灯管这类物品,会将它们放在红色(有毒有害品)垃圾箱里,等专人来收。”然后由垃圾转运站分开,最后运到中山市外的专业工业弃置废物回收处理公司处理。

对于普通的生活垃圾,环卫工人和压缩站人员仅会对收回来的垃圾“扫几眼”,以免把可卖钱的塑料瓶等垃圾一起压缩进车,“那样就太浪费了”。

分类回收的人力不足,中山将眼光瞄向了数量庞大的城市拾荒者,通过收编和适度放权监管,让“收买佬”废品回收得到相对规范。

据去年不完全统计,中山城区有600多名无照流动收废品者在“揾食”,对这个阵容庞杂的群体,如何整治和规范管理考验城市管理水平。

去年6月,位于起湾工业区的定点废品收购场里,523名废品收购人员陆续参加公开抽签,最后,250名废品收购人员获发牌在城区继续从事废品收购。这250名废品收购人员成为了宏万废品有限公司的员工,经过培训后上岗。

另外一部分未被收编的“收买佬”则考虑转战城区附近镇区。

对这些转战城郊的收买佬,中山也有自己的管治模式。

名城公司的苏经理介绍说,这些拾荒者对大量的生活垃圾“情有独钟”,有许多的拾荒者跟专门的清运人员“抢垃圾”。后来名城公司便将收垃圾的权限开放给这些拾荒者,同时作为交换条件,这些人要帮忙打扫卫生、推垃圾车等。“他们会把可回收的垃圾拿走卖掉,剩下来的就运到转运站来。”这些行为竟促成了垃圾的“间接分类”。

“毕竟是来源于民间,也没有强制性,做的仅仅只是粗分”,虽然苏经理对现在中山的垃圾分类效果“感觉很一般”,但对比国内其他城市,他觉得“已尽了力去改善”。

将垃圾处理的末端做细

中山市环保局宣教科副主任、工程师李耀松认为,垃圾分类是居民、小区、垃圾屋、中转站、垃圾场等各个环节都要配套的系统工程,在缺乏政策法规支持的现状下,目前要像欧美、日本等发达地区那样还不现实。在有些国家,对居民丢弃垃圾就进行十几个种类的细分,不细分的进行重罚。

“我们中山现在进行的是大分类,主要是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危险品垃圾三种。”分类的初衷就是加大回收的利用率,在李耀松看来,“在末端垃圾处理的过程,通过焚化过滤等工艺,使处理后的垃圾得到资源再利用,这也相当于折中地回到当初未能实现的细化垃圾分类的目的。”

李耀松指的是中山市中心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它位于中山市南朗镇与火炬开发区交际的蒂峰山,占地面积1300亩,是目前中山市最大的垃圾处理基地,每天能处理垃圾1100吨。

基地管理处副主管张永成开着摩托载着记者穿梭于基地宽敞的山路,两旁绿树成荫,叠水瀑布、喷泉等绿化水景错落山间。

在该基地的垃圾综合处理线路图上显示:普通的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运抵基地后,经过焚烧,产生的余热用于发电,年发电量可达9600万度。焚烧后产生的炉渣,经选料后,过滤出金属回收,剩余的给再利用制砖厂制环保砖。而垃圾焚烧前存储产生的渗滤液则通过基地的污水处理厂生化处理,导出到人工湖或者作洗马路之用。而焚烧时产生的飞灰,则通过稳定化处理,和制砖后的废渣一起,运到填埋场填埋。

经过这样处理,填埋量仅占原垃圾总量的10%,填埋的废渣都是无机物,减少了对环境的危害。此外,制砖等再利用,填埋场的使用寿命延长了40年。而且相较于炉渣全量填埋节省填埋处理费近240万元。

张永成透露,仅焚烧发电厂的经营企业,一天就可以有30万的利润。

类似这样的垃圾综合处理基地,中山还建成了北部组团基地,南部组团也正在建设。三大组团基地概算总投资约23.5亿元。

“中山的垃圾末端处理在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中山市建设局环卫处的一名负责人表示,记者参观前不久,番禺有关部门已经来过中心组团基地参观“取经”。

这种中山模式也得到广州长期从事环保工作的熊孟清博士的认同,目前,“分类收集、混合运输、处理”的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的情况下,垃圾处理产业化是解决垃圾分类难题的有效途径。

据他分析,广州中心城区每天产生的垃圾中,仅一成被焚烧发电;厨余垃圾超过四成;其次是可回收的纸类、塑料、玻璃和金属,数量约占25%;剩下的竹木、布类等可燃物质占14%,渣石泥土等无机物为19%。

熊孟清认为,只有占19%的渣石泥土等无机物真正需要填埋,其他均有回收和再利用的价值。可回收物质可直接使用或作二次原料,竹木、布类可焚烧发电,厨余垃圾可经生物转换生产沼气或经适度干燥处理后焚烧发电等。他说,这些废弃物如果能够回收,将可以有效减轻环境污染、减少能耗。

南方日报记者 刘茜谢庆裕

见习记者 赵新星 实习生 高巍柳远 陈浠 广州、中山报道

来源: 南方日报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
广州回应对垃圾焚烧厂争议:环评不通过绝不动工
“最牛炒股学校”豪赌垃圾股 屡试不爽
蓝色深邃海洋 何时"沦为"垃圾生长的"天堂"
洋垃圾屡禁不绝背后:一件旧衣服九个部门管
海关将对进口固体废物100%过机查验 打击"洋垃圾"
探访太平洋垃圾大陆:聚集700万吨全球垃圾
广东碣石洋垃圾服装调查:803家店铺参与经营
澳大利亚石油钻井爆裂 40年最严重生态灾难 探访太平洋垃圾大陆
图片新闻:
2010年高校毕业生将达630余万人 就业不佳专业将被调整
工信部发布199批新车目录 27款轿车即将投产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