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国内商业银行房贷步入违约高风险期 京经适房面积将调整为60平 -央企将上缴170亿元红利 烟草业税后利润10% 央企高管人选确定 -药监局:可能致死亡药品须1日内召回 企业不及时或被吊销许可证 -审计揭示49部门单位挤占挪用财政资金 各部门积极整改解决问题 -中小学生学籍全国统一管理 与户籍脱钩 -中国40岁以上人群6成存心血管病危险 超5成白领患泌尿系统疾病 -加息拉大商业贷款和公积金贷款利息差距(表) 资本市场如何反应 -北大清华人大试点取消公费研究生 增奖助学金力度 生源多样化 -上证所紧急通知或临时停市 不会影响股价 港股近期仍继续走软 -8月国房景气指数为104.48 存量商品房迅速消耗 首将制定住宅法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气象灾害已危及国家安全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9 月 20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非传统的国家安全问题

赶在台风韦帕到来之前,浙江、江苏、上海、山东等地,都做好了应急防范的准备,现在韦帕还在继续向北移动,虽然威力已经逐步减弱,但不少地方还将面临一场考验,其实,今年这个夏天我们过得并不安稳,除了台风,暴雨、高温、干旱、洪水也频繁发生,不少地方出现打破了气象记录的极端天气,而在全球范围内,从中美洲的飓风,澳洲的干旱,到席卷欧洲的热浪,也让人们更直接地感受到,气候变化带来的新挑战。

在全球自然灾害中,因70%的人员伤亡、75%的经济损失是由气象灾害造成的,根据中国气象局的统计,在我国,灾害性气候的强度和频率呈现出不断增加的态势。

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今年以来,我国气候异常,极端天气事件频繁,自然灾害明显偏重,气象灾害多发并发,引发的地质灾害也十分严重,许多灾害强度之大百年不遇,一些地区损失之重历史罕见。”

9月18日上午,也就是韦帕台风登陆之前,以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为主题的全国气象防灾减灾大会在北京召开,回良玉副总理会上强调,要加强对灾害天气预警和信息发布。

回良玉:“第一时间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众发布预警信息,是防范应对气象灾害的关键环节,是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重要措施,要加快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尽快建立健全多种手段综合运用、多种渠道相辅相成、覆盖城乡社区的立体化信息发布体系。”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告诉记者,防灾、减灾形势严峻,中国并不是全球的个例,全球都在面临这样的挑战。

郑国光:“应该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这么个大的背景,极端天气气候灾害发生的频率是越来越大,强度也越来越强,而且使得天气气候规律变得更为复杂,这样给我们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又带来了很大的一个难度。”

以台风为例,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台风的强度是越来越大,强台风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在30年前,全球强台风发生的频率只有20%左右,那么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这种强台风发生的频率已经提高到35%,2005年8月,发生在美国的卡特里拉的飓风,超过了飓风的五级,相等于超过台风的十七级,导致了一千多人的死亡,四百多人的失踪,超过一千亿美元的损失,2006年发生在中国的超级台风桑美,是建国以来最强的台风,中心风力达到了17级,导致了几百人死亡。这些严重的气象灾害已经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胁。

记者:“那现在是不是可以说气候的这种变化是不是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的一个层面上?”

郑国光:“是的,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问题,刚才讲的首先一个问题就是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灾害的增多,另外一个就是气候变暖可能对农业,对生态,对林业,对人的方方面面会产生一些影响,对国家的安全比如说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还有国防安全都构成了威胁。”

郑国光告诉记者,美国国防部最近发布了一个评估报告,认为气候变化将对国家安全构成重大危险,比如,全球气候变暖,将使干旱地区更加干旱,洪涝地区水涝不断,这就可能造成水资源或者粮食的短缺,从而引发局部地区的战争,另一方面,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能源短缺,为了争夺能源地区的控制权,局部战争也会更加频繁。

郑国光:“所以说美国的国防部的报告分析的,它的结论对我们确实有个借鉴的作用,我们国家科学家做了一个分析,如果气温平均上升1.5度到0.5度,我们的粮食将会减产5%到10%,那么减产10%,我们的人口还是要增加,这些增加的人口他还要吃粮食,那么这样的话,本来我们国家的粮食支给力就不够,最后又带出了一个粮食安全的问题。”

气象灾害所带来的恶果是由全世界共同来承担的,因此需要全球性的合作来共同解决,郑国光认为,当前一些发达国家利用温室排放指标来指责发展中国家,这完全是不公正的。

郑国光:“从历史排放来看,中国历史的排放量是很低的,因为现在全球气候变暖,主要还是这种发达国家工业化造成的,因为二氧化碳在大气里面存活期是50年到200年,所以现在的温室气体的浓度还是在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跟排放温室气体造成的,所以发达国家就率先应该承担减排任务,他们过去发展期间叫无约束的排放温室气体,他们到目前的这个程度,发展这么一个程度,那么中国是在发展过程当中还有几千万人,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那么他们通过气候变化问题来限制中国的温室气体的排放,这是不合适的。”

目前中国人均排放的指标很低,只有发达国家的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而这种排放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郑国光把它称为“生存排放:而发达国家,比如在美国一个家庭就有几辆汽车,消费水平很高,排放量也很大,它的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是中国人均排放量的5到6倍,郑国光称之为“设施排放”,另外,发达国家把许多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然后再从发展中国家进口这些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发达国家无需承担环境污染就能享受到工业产品,这同样不公平。

郑国光:“比如说焦炭,我们每年出口的焦炭是1470万吨,比如说钢铁,我们每年出口的钢铁是6000万吨到7000万吨的钢铁,比如说我们还有出口的电解铝,这都是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我们还出口大量的重型机械,这都是靠高污染、高排放换取来的这种产品,或者半产品,你发达国家享受了,又把这种排放的指标算在中国人头上,我觉得这是不公平的。”

尽管中国政府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和气体排放,但郑国光说,我们还需要从另一个层面来关注西方国家发达国家所提出的气侯变化和环境问题。

郑国光:“这里面隐藏着许许多多不公平的东西在里面,隐藏了许许多多限制中国发展的问题在里面,所以气候变化它是一个科学问题,是一个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个发展的问题,因为气候变化是在发展过程当中产生的问题,更应该用发展的问题来解决气候变化的问题,所以你发达国家率先承担减排任务,我发展中国家是要认识减缓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那么在发达国家提供技术资金的前提下来减少温室气体,这才是公平的。”

半小时观察

天气热了,我们可以拿把扇子,找个凉快地方。可当整个地球都开始发烧的时候,我们可就找不着任何可以躲的角落了。

从历史上看,一个地方如果遭遇经济危机或者战争,往往过一段时间也能恢复生机,但一旦如果出现生态危机,这个地方的人们就很可能从此消失。很多荒无人烟的历史遗迹,都在默默地告诉我们这个教训。现在越来越狂暴的天灾,又在用另一种方式提醒我们,经济发展如果付出了环境代价,最后只会得不偿失。而现在一些发达国家,还在用各种借口来推卸自己的责任。这样的结果,只能带来更大的灾难。看来,当人类站在气候剧变的门槛上的时候,大家更需要重新计算自己的得失,只有算清楚这笔帐,气温才可能降下来。

主编:张凯华

记者:李萍萍 唐样样

摄像:樊建恩

来源: 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
青藏高原初步建起一整套气象灾害预警应急系统
中国大部地区已进入主汛期 气象灾害日益严重
我国将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减灾对策研究
中国加强气象灾害预报 我国暖冬与全球变暖有关
中国实施气候变化多轨道业务 加强气象灾害预报
中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不断扩大 广泛服务于社会
图片新闻:
"韦帕"肆虐800万人受灾 直接经济损失66.2亿[组图]
台风韦帕在浙苍南县登陆 风力达14级 浙江159万人安全大转移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聚焦十七大前中国人事任免
· 中国反垄断法出台 向垄断说“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农村计划生育网络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