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内蒙古清水河县天旱地贫,灾害频发,过去当地农牧民主要靠天吃饭。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眼下正改变着这一切。
“只要种好管好树苗,每年每亩地就能领160元补贴款,树以后也归我,太好了。”在清水河县北堡镇碓九坪村,退耕5.6亩的农民陈
增亮谈起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头头是道。
正如陈增亮所说,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民众参与度最高的国家生态建设重点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在改善生态的同时,已成为当前中国最有力的富农举措之一。
清水河县委副书记吕霸告诉记者,至2006年末,这个县共完成退耕86.6万亩,覆盖71%的农牧户。去年,清水河县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县,当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也已增至3783元,比工程实施前翻了一番还多。据国家林业局公布的统计数据,退耕还林工程自1999年启动以来,至2006年末,全国已安排退耕还林项目3.64亿亩,项目遍布内蒙古、陕西等25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279个旗、县单位,已有3252.8万农牧户从中获益。
仅内蒙古自治区,至去年底即已完成退耕还林面积约3560万亩,累计有600多万农牧民领取国家补贴。据内蒙古林业部门测算,正常年景下,每亩退耕还林地的补贴、饲草养殖增收额度在210元以上。
农牧民的抗灾能力也大为增强。近年来,内蒙古很多旗、县发生旱灾、霜冻,庄稼大面积绝收、减产,及时发放的退耕还林补贴款帮很多灾民度过了难关。此外,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还使农牧区大量的劳动力从田间解放出来,使他们得以进城务工,拓展和丰富了农牧民的家庭收入来源。
杨玉明是内蒙古准格尔旗老山沟村村民,过去一家三口耕种着21亩旱地,一年到头也落不下几个钱。2001年以来,他家陆续退耕还林16亩,闲下来的杨玉明和儿子每年进城打工,每年收入近万元。不过,根据国家规定,退耕还林补贴期限为8年。目前,首批退耕还林项目的补偿期限已到,但很多地方营造的生态林、经济林仍未进入效益回收期,不少地区甚至待五六年甚至十几年后才能见效益,对此不少农牧民有些忧虑。
“国家和地方政府已经了解到了这些问题,眼下已开始研究和制订后续政策,以充分保障退耕还林户的利益,帮助农牧民稳步增收!”内蒙古发改委主任梁铁城说。(记者 任会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