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贯全境的湘、资、沅、澧四水和 “八百里洞庭”的水资源,造就了历史上的“湖广熟、天下足”。然而,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以及一些人为的破坏,近年来,“水少、水多、水脏”问题已成为关系湖南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昨日,省人大环资委向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递交了一份《关于我省贯彻实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情况和几点建议》。该建议警示:目前,我省每年排入湘、资、沅、澧四水流域的工业废水有12亿吨左右,每年未经处理排入江河的城市生活污水大约有11亿吨左右。湖南水环境形势仍然比较严峻,水质污染防治仍然十分艰巨。
未来水世界:湖南缺水
《湖南水资源现状于可持续利用》报告表明,湖南的总用水量在2003年已居全国第五位,而湖南的综合经济能力却排在第12位,水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湖南缺水似乎有点危言耸听:地处湿润多雨地区,降雨丰沛,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630亿立方米,居全国第六位。但湖南确确实实是一个缺水型省份。”湖南省气象台高级工程师陆魁东很肯定的说: “衡(阳)邵(阳)干旱走廊几乎年年大旱。省会长沙,虽然有湘江、浏阳河穿流而过,但长沙也属于资源型缺水、污染型缺水和供水不足型缺水三者兼而有之的缺水型城市。到2005年,长沙市在一般干旱年,可供水量为32.83亿立方米,而需水量为42.03亿立方米,缺水率达21.9%;在特殊干旱年可供水量为31.19亿立方米,需水量为43.40亿立方米,缺水率达28.30%。守着江河湖泊的湖南,水源虽不少,却已经陷入了‘守着江河湖泊缺水喝’的困境。”
原因一:浪费水的现象日趋加剧
生产1公斤米要用1吨水
据陆魁东介绍,湖南人浪费水的严重程度,与旱灾灾情同样惊人。湖南农业用水占到了全省总用水量的80%左右。然而,灌溉渠道绝大多数为傍山而依的土渠,随着渠道工程年久失修、老损程度的加剧和农民对田间精耕细作的放松,浪费水的现象也日趋加剧。而农民种植的水稻,一般都是采取大水漫灌,相关资料表明,生产1公斤米要用掉1吨水。
长沙每天浪费自来水10万吨
至于湖南一些城镇居民浪费水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据长沙市节约用水办公室资料显示,仅长沙市平均每天浪费的自来水,就多达10万吨。目前长沙的合理用水水平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处于中下水平,水的利用率明显偏低,特别是严重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到处可见。
原因二:“人祸”影响湖南干旱
据陆魁东介绍,湖南受季风环流影响,降水在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也很大。在少雨季节,特别是夏秋期间,干旱屡见不鲜。特别是去年,全省更是出现了建国以来罕见的严重干旱。
“但是我们不能把湖南的旱灾完全归咎于缺水,一定程度上是‘人祸’而不完全是天灾。”陆魁东说,去年8月,湖南省气象局防旱专家组到受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的衡阳市进行灾情实地调研,虽然人们知道干旱多年来受灾面积平均是水灾的1.6倍,但一些地方就是不重视节约用水。
陆魁东认为,在供水基本有保障的地方,可大力种植水稻,但一些干旱地区完全可以发展果园,发展林业和畜牧业,有些地方还可以改种玉米、高粱、大豆、甘薯等旱土农作物。
原因三:部分江河段水污染严重
根据全省环保部门设置的72个省控水质监测断面的监测情况,2003年超过三类水质标准的有23个,占31.94%。“如果再不治理水污染,污染将越来越重,到时就不知还有多少水能用啊!”湖南省环境保护局污管处处长张在峰担忧地说。目前,每年排入湘、资、沅、澧四水流域的工业废水有12亿吨左右,每年未经处理排入江河的城市生活污水大约有11亿吨左右,部分江段污染仍然严重。
据分析,湖南水质之所以出现如此局面,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环境治理重点项目进展缓慢。据省人大环资委调查,按要求,我省除已建的8座污水处理厂外,近期还应建设20座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今年原计划新建成8座,但从目前建设进度来看,估计能够按计划完成任务的不到一半。
今年全省计划新建、续建、竣工的12座垃圾处理场,从目前进度来看,同样不如人意。
对策:
建立起领导干部环保实绩考核制度
湖南未来缺水迹象已现,我们应该如果来破解此局?省人大环资委建议说,要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必须本着标本兼治方针,从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建设各个环节减少污染排放,促进形成清洁的生产方式和文明的生活方式。
“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责任制,把环境保护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省人大环资委建议说,要尽快采取措施,对那些严重污染环境的“十八小”企业,老的尽快关闭,新的不能再上。并建立起领导干部环保实绩考核制度,加强环保实绩考核制度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度。同时,建立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表彰奖励机制。
省人大环资委还建议说,要改进环境管理方式,加快环境治理重点项目建设,将环境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到改善环境质量上来。今年下半年,加强对原有已经决定的环境治理重点项目建设的督查,特别是对湘江流域27个重点项目要加快建设和治理速度;要扩大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让环保执法充分体现民心民意;增加环保投入,加强环保执法能力建设和队伍建设;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让洪水成为湖南财富
“湖南是水患大省,又是水资源大省,在短时期内洪水会造成祸难,但就长期而言,水多应该是湖南拥有的一笔宝贵资源,是大自然赐予的巨额财富。”在很多人心里,洪水几乎成为了湖南自然灾害的代名词。然而,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水利厅教授级高工聂芳容却认为,洪水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湖南的宝贵资源。
聂芳容说,水是带动工业化进程必不可少的要素。 有这样一件事情同样值得我们深思:青岛啤酒为扩大生产,企望在南方建立一个分厂,他们从广东到湖北,从广西到江西,寻寻觅觅跑了许多地方,最后把投资1亿多元的企业锁定在郴州资兴的东江。据了解,此举投资方的理由很简单:这里水好。青岛啤酒看中了这里的水。我国现在很多的工业,因为没有水而不能合理布局。水,在北方的一些地方已让人焦虑不安,揪心不已,并成为了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进入21世纪,水的价值和作用如同煤在19世纪、石油在20世纪一样重要,它将成为一种决定国家富裕程度的战略资源,在中东、中非,现在一些国家为领土而战,在将来,极有可能为水资源而战。在短时期内洪水会造成祸难,但就长期而言,水多应该是湖南拥有的一笔宝贵资源,是大自然赐予的巨额财富。”聂芳容反复强调自己的观点。
在聂芳容看来,湖南由于天然降水的时空分配不均和水利工程控制面积不大,调蓄能力有限,水多的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利用。一方面,遇到干旱年,水根本满足不了人们的要求。近年来,湘南、湘西经常出现百日干旱,长沙、株洲等城市更是出现了用水紧张现象。另一方面,丰水期,一些地方没有实行“上拦(修水库拦蓄)、中蓄(如澧南垸蓄洪削峰)、下扩(把河道卡口扩大)”,达到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洪水,反而采取了大量的弃水,使洪水没能成为一种资源。
对此,聂芳容建议,在城市周围也一定要预留调蓄区,要合理的留住适量洪水。湖南上游地区能够修建大型水库的地方一定要修建,洞庭湖能退田还湖的地方一定要退田还湖,保住洪水比保住田地还要合算。比如,去年澧水虽然遭遇了比98年更大的洪水,但所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不及98年的十分之一,这其中主要得益于澧南垸主动蓄洪,以最小代价换取了最大效益。如果今后有必要,澧南垸还可以考虑留住分洪蓄积的洪水,尽量发挥洪水的价值。
“湖南有2万多平方公里的水面,是很多地方无法比拟的,湖南人应当把水多当成自己的一大产业优势来经营。让水多成为一个亮点,一个热点,一个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湖南的经济发展要以保护水和用好水为核心,问题就是不要把水污染了。”聂芳容语重心长地说。
( 刘明/朱浪)
《东方新报》2004年7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