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三、创新和完善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改革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
1.完善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
目标要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发展,切实履行好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职责,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环境吸引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提高党管人才工作水平。党政主要负责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高度重视人才开发工作,亲自抓,带头抓,并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集体作用,形成共同抓人才队伍建设的格局,努力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团结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
主要任务:制定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的实施意见。健全各级党委人才工作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明确各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协调机制和督促落实机制,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党委、政府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提高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中人才工作专项考核的权重。建立各级党委常委会听取人才工作专项报告制度。完善党委联系专家制度。实行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制度。发挥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职能,发挥政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用,强化各职能部门人才工作职责,充分调动各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密切联系人才的作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等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广大社会组织直接聚集服务人才的作用和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形成人才工作整体合力。
2.改进人才管理方式
目标要求:围绕用好用活人才,完善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管理体制。推动政府人才管理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服务转变,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捷高效转变。深化和完善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主要任务:健全和完善人才发展政策法规,取消不利于人才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减少和规范人才流动和使用等环节中的行政审批,推动人才管理部门进一步简政放权。克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取消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建立与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现代大学制度和公共医疗卫生制度相适应的人才管理制度,探索建立理事会、董事会等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
(二)创新人才发展的工作机制
1.人才培养开发机制
目标要求:坚持以现代化建设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注重在实践中发现、培养、造就人才,构建人人能够成才、人人得到发展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立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重点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使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基本适应人才发展的需要。统筹规划继续教育,努力形成学习型社会。
主要任务: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开发全过程,不断提高各类人才的思想道德水平。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努力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强南部山区优质高中教育,办好六盘山高级中学、育才中学等优质学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化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改革,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示范性职业院校;不断优化高等院校的学科专业设置,支持特色学科和品牌专业建设,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点扶持发展民族教育,加强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推进实施“百所回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和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继续实施特岗教师计划,每年向南部山区和农村地区招聘一定数量的特岗教师。推进人才终身教育,支持在职人员提升学历层次。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科学文化基地的资源和功能,为不同社会成员提供继续教育机会。有计划地组织各类人才通过进修研修、考察培训、挂职锻炼、出国深造等多种方式提高能力和水平。
2.人才评价发现机制
目标要求:建立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完善人才评价标准,改进人才评价方式,拓宽人才评价渠道,注重靠实践和贡献评价人才。把评价人才和发现人才结合起来,坚持在实践和群众中识别人才、发现人才。
主要任务:建立科学的职业分类体系和各类人才能力素质评价标准。建立以岗位绩效考核为基础的事业单位人员考核评价制度。分行业制定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考核评价办法。完善重在业内和社会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加快推进职称制度改革,规范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准入,依法严格管理;完善专业技术人才职业水平评价办法,提高社会化程度;完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办法,落实用人单位在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任中的自主权。健全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完善以任期目标为依据、工作业绩为核心的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考核评价办法。探索高技能人才多元化评价机制。建立在重大科研、工程项目实施和急难险重工作中发现识别人才机制。健全社会化举才荐才机制。
3.选人用人机制
目标要求:不断探索各类人才选拔的新形式新方法,提高人才选拔民主化程度,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作用,使各类人才用当其时、人尽其才,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人岗相适的选人用人机制。深化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积极探索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选拔制度,健全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完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选拔制度。深化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扩大和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
主要任务:努力创新党政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加大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力度。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努力扩大干部提名民主化程度。逐步扩大党委(党组)讨论决定任用干部票决制的适用范围。坚持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依法实行领导干部自愿辞职、责令辞职和引咎辞职等制度,加快建立干部正常退出机制。健全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委任、聘任、选任等任用方式。全面推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竞聘上岗和合同管理制度。建立组织选拔、市场配置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制度,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派出制和选举制,健全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用人制度。
4.人才合理流动机制
目标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大力推进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市场服务功能,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建立政府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加强政府对人才流动的政策引导和监督,推动产业和区域人才协调发展,促进人才资源有效配置。
主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才市场条例》,按照构建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要求,制定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基础性作用的政策措施,形成公共服务、市场服务、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多位一体的人才服务平台。整合人才市场资源,积极推进人才市场一体化建设。培育和发展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市场。加强对人才配置的宏观调控,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畅通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相互流动渠道,鼓励引导人才向企业、山区、基层和农村流动,促进科技人才向企业聚集,加强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加强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进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加快人才公共信息网络建设,建立社会化的人才档案公共管理服务系统。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建立有利于各类人才合理流动的户籍管理服务机制。
5.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目标要求: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结合、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和维护人才合法权益的激励保障机制。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管理,完善各类人才薪酬制度。整合奖励项目,形成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完善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国家、社会、单位和个人相结合的人才保障体系。
主要任务:稳步推进企业薪酬制度改革,建立产权激励制度,制定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办法。探索对有特殊贡献的高层次人才试行协议工资和年薪制度,允许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创新创业人才进行期权、股权等中长期激励。大力推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逐步建立符合各种类型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的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薪酬制度,收入分配政策向创新创业人才倾斜。建立人才资本及科研成果有偿转让制度。进一步完善企业、事业单位人才养老医疗保险制度,鼓励企业、事业单位为其人才建立个人储蓄性保险。加快福利制度改革,不断改善各类人才的生活待遇。建立关键岗位人才和领军人才安全保障制度,探索建立人才安全预警和防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