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美媒:2030年中国GDP将超美 全球城市生活质量北京仅列114位 -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扩大 新增14省第二批试点 国际化过快隐忧 -温家宝称中国目前不退出经济刺激政策 "二次探底"隐忧浮现 -揭秘全国公安厅局长:两位"60后"  武汉市中院6法官集体落马 -胡锦涛:全社会要重视儿童安全 全世界10亿儿童身陷武装冲突 -深圳政府提"5年后GDP接近新加坡" 广东被查女市长是明星官员 -上海或率先出台房产税 起征点人均70平 拟自行申报 税率0.8% -甘肃省长徐守盛调任湖南工作/简历 皖晋陕甘湘五省省级领导调整 -汽油每吨降230 大事记 各地汇总 答问 发改委:不存在涨多降少 -天然气基价每立方米提高0.23元 发改委:居民每户每月增支4.6元
首页>>教育动态
部分地区高分复读现象调查:疯狂的"高四""高五"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10 年 06 月 01 日 
关键词: 高分考生 复读班 复读生 复读学校 学生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新课改 自主招生 清华北大 录取考生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那么怎么收费呢?”

“看分数的情况吧,现在我不能回答。”

据记者了解,到公办中学申请复读,除了必需的高考分数,收费档次不等,从免费到最高5万元。有的公办学校还开办了培训学校,所有考生都通过培训学校办理复读手续。高分考生可进入学校和应届生一起上课、考试。

除了陕西,河南省的复读经济也是相当发达。今年,河南共有95万考生,其中30万是复读生。这些复读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自愿”高分落榜者。在河南2000年以来的高考状元中,有接近一半是复读生。

在河南新郑最著名的北大附中河南分校,一届复读生有1300多人,共22个班级。其中3个是宏志班,所谓的宏志班就是免学费,包吃包住的班。宏志班的学生考分都相当高,去年的入学分数线是630分。其余19个班都是收费班,一口价2.7万元。平均一个班有70到80个学生。以最低70个学生算,一年学费收入就有4000多万元。

一般来说,每个宏志班都有六七个能够考上清华和北大的学生。“高分学生绝对不用担心在我们这里读一年会让自己后悔,按照我们这里每个学生复读后可以提高100分的惯例,他们要考上名校根本不成问题。考上清华北大,学校会发给他们每人4万元奖励,最差的,考上人大,也可以有5000元的奖励。”学校有关人士说。

据副校长马俊伟称,从2004年创办到现在,北大附中河南分校已经创出了品牌,当地政府也给了学校很多政策支持。“最大的优惠就是,想到我们这里复读的学生,尤其是高分考生,户籍调动完全放开。”这个学校不仅成为新郑当地的纳税大户,还是当地市场的消费主力。据去年当地的市场调查显示,仅新郑市场上的高级牛奶,就有80%是由该校师生购买的。而学校附近为了吸引学生、稳定师资盖的一幢幢大楼,几乎成为这里最气派的楼房了。

类似的学校,当地还有宏利复读学校、国华复读学校,据说有的学校已经在筹划上市了。

10万元抢一个好苗子

“今天我们班有同学来找我谈心,告诉我,有其他地方的复读学校带着钱来找他,承诺他迁转户籍到当地去高考,不管考上了什么大学,都给10万元奖励。这种事情我们经常遇到。”北大附中河南分校宏志班的班主任汪老师称:“有些小县城的公办学校为了享受当地政府制订的各种奖励政策,会想方设法地到我们这里来挖学生。”

挖好苗子是一场激烈的较量。有时候,甚至闹到难以收拾。去年,重庆爆出的高考状元民族政策加分造假丑闻,用当地一位教育界业内人士的话说:“何川洋被揭露民族加分造假,其实就是巴蜀中学和南开中学互掐的结果。”

这位业内人士介绍,巴蜀中学每年都会出动大批老师四处搜罗高分学生,然后包装各种竞赛和加分,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分数。近年来,巴蜀中学的高考成绩每年都比老牌的南开中学好。去年,急了眼的南开中学发动老师四处搜罗巴蜀中学造假的证据,结果在招生办发掘出了材料,何川洋事件随即轰动全国。

公办学校之间形成如此恶性竞争,归根结底,是因为明确的利益。这里每年考上清华和北大的学生都会得到企业和政府的奖励,企业的最高奖励可达50万,有给学校的也有给学生的。当然对名校来说,这些金钱并不足道。真正的利益在于,每年考上清华北大学生数量多的学校不仅可以得到各类荣誉,还能“顺势”发展学校的三产,即复读学校。挖到更多好学生,每年有众多学生考上清华北大,不仅能为学校树立口碑,形成招生和高考的良性循环,同时还能帮助学校在校外办的复读学校吸引更多的学生,有的学校每年招生规模可以达到1000人到2000人,这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

错位价值观的悲哀

就学生个人而言,通过复读争取进入更好的大学无可厚非。但当复读成为一种普遍的价值观,并且目标集中于极少数几所高校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就出了问题。记者在采访教育界专家时,他们一致认为,是教育“生态环境”太差,才导致了这样错位的价值观。

单一模式下的单一竞争

复旦大学副校长、民进中央副主席蔡达峰教授表示,大学的评价体系太单一、多元性不够,是造成考生一窝蜂地奔着所谓名牌大学去的重要原因。

不管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还是地方性大学,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评价标准都是一样的。其结果就是,大学不可能发展足够的多元性,大家都是同一类型的学校,很容易比出“好坏”,排出名次。这对于大多数中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而言,很容易形成外在的强迫力,导致他们都想争夺“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对大学来说,也形成了现实的压力,录取考生的分数成为大学荣誉的重要体现。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学校都以争取到“状元”为荣的原因,而不管这个“状元”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更糟糕的是,原本应该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和教育需求也非常单一,蔡达峰教授说:“这一点非常可怕,我国本来就人口众多,单一的学校和单一的教育需求使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又多又单一。这对社会的发展非常不利。”

分数压倒一切

如果世界上有一种知识是有界限的,那么学习10年、20年也许可以达到完美的境界,而知识恰恰是没有界限的。现在的高考只是在一定的知识范围内,通过固定的形式进行人才选拔。

一名复读了二三年的考生和一名高中应届毕业生在高考时同台PK,最终上了五六年高中课程的考生在分数上胜出,被名牌高校录取。事实上,中国大学每年都要录取大量这样的考生。一位教育界专家直言不讳地表示,这种现象是中国大学的悲哀,“因为高校选拔学生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分数,因此学生、学校都只能把考出高分作为自己的天职。大学也因此只能录取那些拥有更多应试经验和技巧的学生。在这种条件下,你很难要求大学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很多人都有责任

“对于现在大多数中学生来说,他们并没有机会知道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究竟是什么,也没有人告诉他们应该对自己的高等教育进行理性的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眼前利益的最大化就是他们的最佳选择”。本市某著名中学校长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就是复读盛行的重要原因。学校、老师出于种种利益的选择,进一步推高学生复读的比例,更是一场“悲剧”。

更糟糕的是,如果学生不选择这个眼前的“最佳”选择,社会并没有给他更多的发展空间。除了高考,除了名校,其它的路看上去都不明确,都不怎么被大家认同。“人到了高中时,应该了解自己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但我们的孩子现在根本没有机会了解自己。很多时候,我们衡量一个人教育背景时,看‘出身’重于看能力,这就把孩子们自主发展的路堵死了,他们只能去拼名校了。复读这么兴盛,很多人都有责任。”这位老校长说。

来源: 文汇报
   上一页   1   2  



图片新闻:
中国将建有人值守月球基地 "嫦娥二号"年底前发射
深圳特区扩容获国家批准 启动关内外一体化进程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