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管理类专业招生历年来持续火爆,然而企业老总们却不太看好这类学生——
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无门,管理没戏?
“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无门,管理没戏。”安徽合肥某公司总经理陈凤江说,自己企业近两年招聘的20多名管理人员,全是社会上或同行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而大学管理类应届毕业生一个都不要。
新一轮的大学应届毕业生招聘活动即将开始,记者却在很多场合听到企业人士对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不满,认为“管理”这个词其实是给学生设置了障碍,什么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务管理,管理什么呀?非常蠢。
然而据记者所知,很多大学却在报名时给学生家长暗示,好像考了管理专业,将来出来就是人上人,是管别人的,以此招收高分考生。
“当今,管理类应届毕业生进入社会后能直接从事管理工作的几乎是凤毛麟角”,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传化集团战略总监黎恒剖析:“企业需要的是有经验的管理者,而不是有知识的管理者。这道看似无形胜有形的门槛把数以万计的大学生挡在了管理岗位之外。”
“科班生”不敌“草根一族”
管理是一种软科学,尤其是企业管理没有固定的公式与定律。上海华彩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白万纲直截了当地说:“企业管理中‘科班生’敌不过‘草根一族’”,即企业的管理人员几乎都是从生产一线成长起来的,通过实践摸索逐渐建立起对企业管理的个性化认识并积累经验。
大学管理类毕业生恰恰与此相反,他们在不知道企业为何物,不熟悉企业上中下职员关系与内外部环境时,就由外而入地先学管理定义、标准模式与共性规律等。他们到了企业较一线管理人员磨合期会很长,而且这个过程不会给企业产生多大效益。
“企业家毫无疑问会倚重第一种管理人员。”白万纲说。
上市公司、杭萧钢构人力资源部经理赵晓莉则指出:“中高层管理人员都是与企业一同成长起来的。他们对工艺技术流程了如指掌,对企业文化高度认同,不会像本科生、硕士与博士‘空降’管理岗位后产生那么大的碰撞。”
老总陈凤江对此深有感触,作为一名优秀的企业管理人员不能老是给领导出问答题,而应该多提供选择题。
他举例,应届管理类毕业生去办土地规划许可证回来报告他说“办不好”,直接把矛盾与问题交给领导。而企业管理人员去办事碰到同样问题回来就建议领导:事情暂时没有办好,赵科长提出的意见也不是没有道理,要不公司先按这个要求整改好,我再与他沟通一下;如果有需要,请领导是否出面与分管的高处长协调一下,“方案一二三,非常明确地供领导参谋与决策”。
浙江国泰密封的副总经理沈铁伟就遇到过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他派一名招来不久的管理类毕业生去工商部门办理公司登记、注册。工作人员告诉小伙子手续不全不能办理。他就照搬书本知识辩论起来,“公司法第几条第几款规定可以办理,你们怎么不给注册?”最后工作人员打电话给沈副总:“这样的人过来办事可不行。”实际上,一些枝节问题稍许变通就OK了。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业务与团队,需要对人与企业文化、地域文化的理解与认知,而不是对某个理论、模式的理解。”华彩咨询白先生说,“其实,融洽地方政府关系,搞定工商税务,为企业生产经营优化环境也是一种管理能力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