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6月中国宏观经济逼近趋热警戒线 -"十一五"中国将建10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促进产业升级 答问 -中国投资50亿用于科技攻关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不是主要污染源 -大陆人可申请赴台接受医疗服务 任何医疗机构不得规避集中采购 -上海世博会呈现两大创新亮点 动迁工作获99%以上动迁居民支持  -广州决定收回80宗闲置土地 坚决打击囤积 下半年房价将加速上涨 -今年洪灾直接经济损失525亿元 因灾死亡652人 陕西洪灾致16人死 -上半年我国大中型钢厂实现利润翻番 下半年钢价不会有大回落  -沪深股市收盘续涨 沪指收盘4471.03点 两市总市值逼近20万亿元 -《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8月1日起实施 优抚对象可享受3项优待
95.3%的高中教师肯定高考仍是最佳选拔方式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6 月 28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79.2%的教师认为高考改革应慎重,不应过于频繁,尤其在江苏,这一比例达到85.5%

他们是高考的旁观者——没有哪个人数如此庞大的群体,尽管自己不上考场,却对高考给予了如此持久、如此密切的关注。

他们更是高考的参与者——年复一年,他们率领一茬又一茬弟子,在分数大战的千军万马中,向前,向前,向前,最深刻地体会着高考的每一个细微变化。

他们,是战斗在高考第一线的高中教师。要探究高考30年来的变迁,梳理其发展脉络,了解高中教师的意见是一个捷径。对于这30年来高考的变化,他们感受如何,又会怎样评说?在纪念恢复高考30年之际,本报记者分赴辽宁、河北、山东、甘肃、江苏、广东6省,对近20所中学的551名高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访谈了其中部分教师。

92.7%的高中教师自认是高考受益者

2007年6月4日,山东省实验中学的一处苗圃旁,52岁的张怡明努力回忆,想将脑子里的高考记忆与眼前的场景拼接起来,做个对比。30年前,先后在搪瓷厂、印刷厂当过工人的张怡明,正是在眼前这个考点,“懵懵懂懂”地考上了山东师范大学。之后,几经辗转,他回到了当初考上大学的地方,将自己的生活再次和高考联系起来。不过这一次,他已经是在“教年轻人怎样高考”了。这一教,就教了20年。而张怡明自己,也由一名青年教师,变成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

在参与调查的551名高中教师中,92.7%的人和张怡明一样,曾经参加过高考,也是这一考试的受益者。他们当中,最早参加高考的是在1964年,最晚的则在2002年。不同年代的高考参与者,受着时代环境和自身经历的影响,对这一制度,以及与此相关的诸多选择,有着不同的感受和判断。

“贬值”的高等教育却越来越受“重视”

“以前一说是大学生,谁都感觉很了不起。现在有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工资已经和民工差不多了。”2007年6月6日,沈阳实验中学的物理教师赵国栋对记者感慨道。

近几年来,诸如“大学生期望月薪跌破千元”、“部分大学生零月薪就业”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甚至有人惊呼“大学生不如民工”。

这次调查中,82.4%的教师认为“和10年前相比,现在大学生确已贬值”。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少人看来日益贬值的大学教育,却越来越受到老师、家长和社会的重视。在老师们看来,上大学仍然是学生们人生道路的首选,并且越来越受重视。31.1%的教师认为,和上过大学的人相比,没有上过大学的人“人生要逊色一些”。

调查显示,多数教师认为“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高考的影响未减”——51.6%的教师认为“高考仍是农村青年改变身份的主要途径,热度有增无减”;58.5%的教师认为“城市青年对学历和学校的要求更高,对高考的依赖性增加”。

赵国栋回忆说:“2004年高考英语听力开始计入总分,那一年考听力的时候,家长们自发组织起来,手挽手站在马路中间,把学校周边的马路都封锁了。后来才有了政府通告和交通协勤,考听力期间封路。”

调查中,89.8%的教师肯定当地政府“非常重视”或“比较重视”高考。2005年7月,山西榆社县委书记甚至就当地高考成绩滑坡,通过电视向全县人民道歉,这条“高考新闻”一度引起全国公众的广泛关注与争议。

一方面是大学生愈加“贬值”,另一方面是各界对高考日益“重视”,这种反差,在老师们看来,是因为,除了高考,社会为青年提供的成功途径太有限了——69.8%的老师如此归因。

60.9%的老师认为以录取率来衡量中学教育质量不合理

“我国基础教育总的质量是好的,但应试教育倾向太严重,功利倾向过浓。”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曾多次在不同场合表达了类似观点。

调查中,较之普通公众,教师作为基础教育的实践者,对于应试教育更有“切肤之痛”:55.9%的教师对当前素质教育现状表示“不满意”。

教师对于素质教育的不满,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恢复高考第一个10年参加考试的教师中,对素质教育现状不满意的高达64.6%,第二个10年是58.7%,第三个10年则下降至47.3%。

记者注意到,教师们对于素质教育现状的不满意还表现在,在60.9%的人看来,以大学录取率来衡量中学的教育质量不合理。

2006年,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关于普及义务教育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工作报告时说,“离高考、中考越近,实施素质教育的环境就越严峻,进展难度就越大”。而一些大学负责人则更为直接地称,“高考在某种程度上有悖于素质教育的初衷”。

95.3%的教师认为目前的高考制度“好”

总体上看,教师们对于高考制度持肯定态度:17.8%的教师认为目前的制度“很好,应当维持”,77.5%的教师认为“有缺陷,但仍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在高考的公平性上,79.7%的教师认为大体上是公平的:4.2%的人觉得“很公平”,50.8%的人认为“比较公平”,24.7%的人则觉得“一般”。

但是,一些全国性重点大学在学校所在省份分配了过多招生资源,让人们感到某种制度上的不公平。许多教师认为,分省命题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这种不公。本次调查的6个省份中,有4个为自主命题,但有52.3%的教师赞同“全国统一试卷”甚至“全国统一录取分数线”,以促进高考公平;只有16.4%的教师认为各省独立考试明天有助高考公平。

除了制度安排之外,在考试、招生等环节中出现的种种舞弊、交易,让34.9%的教师认为“腐败不断腐蚀高考,和10年前比,高考变得越来越不公平了”。超过20%的教师认为,高考让“有权人”和“有钱人”受益。但也有20.6%的教师认为,“阳光招生”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让高考越来越公平了。

在高考的有效选才方面,多数教师持肯定态度。56.8%的教师认为,从高考中受益最多的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也有28.5%的教师认为,“考试技巧高超的人”也是高考的受益者。

最近10余年来,高考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考试标准化、考试时间从7月改到6月、考试科目改革、增加春季高考、试点高校自主招生、网上公开录取等等。调查显示,在这些改革措施中,最受肯定的是“网上公开录取”和“考试时间从7月改到6月”,分别有61.2%和61.0%的教师认为这两项改革比较成功。至于其他改革措施,教师的认同率均不足三成。

调查中,79.2%的教师认为高考改革应慎重,不应过于频繁。尤其在江苏,这一比例达到了85.5%,为六省中最高。(戴袁支、迟洪江、狄多华、郑燕峰、林洁 邢婷)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相关文章:
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福家剑指高考“一考定终身”
2007年高考26省市区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出炉
教育国际化催生无国界考试 “洋高考”抢滩势头渐强
港大将向北京高考理科第一名提供14万港币全奖
招生部门有关专家提醒 填报高考志愿注意七大细节
北京:高考复读咨询火爆 高分复读生将减少
图片新闻:
长江上游强降雨形成新一轮洪峰 三峡工程首次发挥防洪功能
中国将在北部湾重点打造石化和能源基地 缓解西南油品短缺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 投资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车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