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概况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黄河中游,秦属北地郡,汉属朔方,宋为西夏和秦凤路地,元置宁夏路,明清置宁夏府,1928年置宁夏省,1958年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现辖1地区、3地级市、2县级市、15县。大部分市县对外开放。全自治区面积为6.6万多平方千米。自治区首府银川。
宁夏经济
宁夏平原引黄灌溉已有2000多年历史,稻田遍布,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作物有春小麦、水稻、玉米、油菜、甜菜、西瓜等。南部干旱区主要有莜麦、胡麻等。宁夏是我国著名的裘皮羊产区,平原灌区滩羊二毛皮、中卫香山沙毛山羊皮为裘皮之佳品。贺兰山的东麓是奶牛、肉牛的基地。中卫、中宁药村枸杞,盐池,同心甘草、贺兰石,同心、海原发菜,同滩羊皮并称为宁夏红黄蓝黑白五色土特产。宁夏煤铁、硅、石膏等矿藏丰富,煤广布于90%的县,煤质优良,汝箕沟优质无烟煤远销西欧。石嘴山煤矿已成为了西北地区炼焦煤、动力煤基地之一,并将建成为全国无烟煤出口基地之一。青铜峡水电站、西北轴承厂、西北煤矿机械厂等很有名。银川、吴忠等地的毛纺、皮毛加工,食品工业,固原榨油工业均较发达。银川提花毛毯、仿古地毯、清真食品、贺兰石刻等很有名。
行政区划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1958年10月25日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全区现辖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中卫5个地级市,下设青铜峡市、灵武市两个县级市和永宁县、贺兰县、平罗县、盐池县、同心县、西吉县、泾源县、隆德县、彭阳县、中宁县、海原县等11个县,另设有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大武口区、惠农区、原州区和红寺堡开发区。
人口状况
记者2007年2月7日从有关部门获悉,在自治区公安厅治安管理总队统一部署下,我区首次利用全区人口信息系统数据库对我区人口进行科学统计,圆满完成了2006年度全区人口统计工作。截至2006年12月31日,我区常住人口已突破600万人。
据统计数字显示,宁夏600万常住人口中,在册常住人口为6007671人,其中男性3075395人、女性2932276人,男女性别比为105∶100。5个地级市人口分别为:银川市1446816人、石嘴山市730076人、吴忠市1276595人、固原市1512268人、中卫市1041916人。
全区除汉族外,还有其他少数民族46个,共计2177332人,占总人口的36.24%。其中回族在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为2137147人,占总人口的35.57%。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分别为:满族27556人、蒙古族6136人、东乡族1124人、土家族936人、壮族650人、苗族532人、藏族498人、朝鲜族415人、土族363人、黎族344人、维吾尔族286人、锡伯族247人、侗族193人、彝族123人;瑶族、畲族、布依族、白族、裕固族、达斡尔族、撒拉族、哈萨克族、佤族、羌族、俄罗斯族、傈僳族、毛难族、仡佬族、高山族、保安族、纳西族人口均在百人以下;10人以下的少数民族有哈尼族、仫佬族、普米族、水族、鄂温克族、柯尔克孜族、鄂伦春族、怒族、拉祜族、赫哲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基诺族各只有1人。
全区现有人口中,农业人口共有3820333人,占总人口的63.59%;非农业人口2187338人,占总人口的36.41%,其中“农转非”的有45380人。2006年从区外迁入35868人,迁出28366人,净迁入7502人。
统计数据显示,宁夏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16人。
气候条件
宁夏地居内陆,远离海洋,位于中国季风的西缘,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正当冷空气南下之要冲,夏冬处在东南季风西行末梢,形成较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大陆度为52~68),具有冬寒长、夏热短、春暖快、秋凉早;干旱少雨、日照充足、蒸发强烈、风大沙多;南凉北暖、南湿北干和气象灾害较多等优点。
以麻黄山北缘—青龙罗山南麓—李旺—关桥—干盐池一线为界,气候资源南北差异明显。
该线以北的宁夏中、北部地区,光能丰富,热量适中,降水稀少,为温带干旱区,无灌溉便无农业。主要气候资源指标为:年太阳辐射总量5711~6096兆焦耳/平方米,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左右,年平均气温8~9℃,〉0℃积温3700℃左右,>6℃积温3500℃左右,>10℃积温为3200~3300℃,平均无霜期150~195天,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在300毫米以下,年干燥度〉3。
该线以南的宁夏南部地区,降水稍多,热量不足,为温带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以旱作农业为主。主要气候资源指标为:年太阳辐射总量一般为4932~5661兆焦耳/平方米,年日照时数2200~2700小时,年平均气温7~7℃,>0℃积温2550~3100℃,>5℃积温2540~2900℃,>10℃积温1900~2400℃,平均无霜期127~155天,多年平均年降水量300~677毫米,年干燥度1~3。
一、年平均气温
1. 宁夏年平均5~9℃之间,呈北高南低分布。
固原市在7℃以下,贺兰山和六盘山最低,分别为-0.8~1.0℃。同心以北至宁夏平原,年均气温在8~9.4℃之间,中宁、大武口分别为9.2℃和9.4℃,是年均气温最高的地方。
2.日平均气温》10℃的初日,是多数作物生长活跃的时期,同心以北地区出现在4月中旬末到4月下旬初;固原市出现在5月上中旬,南北相差约25天左右。
10℃的终日,同心以北地区在10月上旬;固原市在9月中、下旬,南北相差20天左右10℃是作物生长旺盛期,中北部平原地区持续天数在170天左右,积温为3100~3500℃;固原市持续天数在120~150天,积温1900~2600℃;贺兰山、六盘山,持续天数在40天以下,积温400~500℃。
3. 日平均气温,0℃初日,是土壤开始化冻,牧草萌动,春麦下种的时期。宁夏全区是由中部最先开始出现的,以同心、中宁为最早,在3月8~10日;银川以北和盐池、中卫一带略迟,为3月11~14日;固原市和麻黄山等较晚,迟至3月18~25日;贺兰山、六盘山最迟,为4月暮途穷8日和4月23日。
日平均气温,0℃终日,和初日相反,由南向北推迟。固原市和麻黄山等地较早,在11月4日~9日,宁夏平原地区较迟,大部分在11月中旬,其中,中卫、吴忠等地最晚,在11月18~20日。
如以日平均气温》0℃为农耕期,宁夏中、北部平原持续天数较长,大部分地区在250天左右,青铜峡、吴忠、中宁最长为257天。固原市持续天数较短,在230天左右。贺兰山、六盘山最短,仅有165天和184天。
二、年降水量
宁夏降水少,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83.4~677毫米,由南向北递减,六盘山地区600毫米以上,黄土丘陵区300~600毫米,同心、盐池一带200~300毫米,银川平原和卫宁平原200毫米左右。六盘山和贺兰山年降水分别为766毫米和430毫米,是宁夏南、北多雨中心。年降水总量中,夏季占51%~65%,冬季占1%~2%,秋季占20%~28%。
各地水曲线都呈单峰型,进入6月,降水量迅速增大,9月以后,降水量急剧减少。降水量最大值一般出现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一期间的降水量,中、北部地区占年降水量的30%左右,南部地区占年降水量的25%左右;月平均降水量最小值一般出现于12月,占年降水量的比重各地都在0.5%以下。降水的年际变化也很大,多雨年降水量是少雨年降水量的2~6倍。降水变差系数0.20~0.46,由南向北增大,降水越少的地区降水越不稳定。.
三、年蒸发量
蒸发量的分布。宁夏各地年蒸发量在1214.3毫米至2803.4毫米之间。韦州站年蒸发量最大,为2803.4毫米。西吉、泾源、隆德等地年蒸发量较小,平均小于1481毫米。其分布趋势大致为韦州以南各站自北向南年蒸发量逐渐减少;韦州以北各站分布情况为:以韦州为高中心向北逐渐减少,至石嘴山市又呈增大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