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多年的“难产”之后,中国邮政体制改革终于在上周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随着5个省、市邮政管理局于近日成立,全国30个省、区、市的邮政管理局也将先后成立,各地的邮政“政企分开”将在两周内相继完成,国家邮政局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也将在年内正式挂牌。
在经过多年的“难产”之后,中国邮政体制改革终于在上周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随着5个省、市邮政管理局于近日成立,全国30个省、区、市的邮政管理局也将先后成立,各地的邮政“政企分开”将在两周内相继完成,国家邮政局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也将在年内正式挂牌。
中国传统的政企合一的邮政管理体制在今天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这次邮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政企分开。新设立的省级邮政管理局将履行行政监管职能,脱离经营业务,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则改革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政企分开迈开了邮政市场化改革的步伐,但最终能否成功,目前还将面临很多不明朗的变数。其中,邮政管理局和邮政集团公司能否真正政企分开,邮政集团公司的专营范围能否合理界定,普遍服务和竞争性业务能否成功剥离,是三个最为关键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邮政管理局和邮政公司过去出自同一系统,有着共同的利益和价值观,现在即便形式上分开,那些千丝万缕的利益关联是否就能就此斩断,仍然有待观察,而能否真正实现政企分开,将决定政府在起草邮政立法、进行市场监管时,在处理各个市场主体的利益矛盾时能否做到公平和公正。
第二个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第一个问题的延伸。今年初《邮政法》修改稿第七稿出炉时,就曾引发民营快递企业与邮政机构的激烈冲突,民营快递公司质疑邮政管理部门在专营权范围界定上偏袒国有邮政企业。现在,最新的《邮政法》草案第八稿虽然已将邮政专营范围由之前的350克以下降低到150克以下,但仍有90%左右的民营快递业务被列入禁止经营的范围内,民营快递的生存空间仍然受到挤压。我们认为,对于邮政专营范围的界定,由于涉及各种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利益纠葛,涉及民生和社会就业,《邮政法》立法部门应开门立法,通过公开征集意见,举行立法听证等多种形式,广纳民声民意,使最终出台的《邮政法》能够在保障公众权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达致各个竞争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
第三个问题,国有邮政企业的业务范围如何合理划定。现在的邮政集团将公益性的普遍服务业务与竞争性的经营性业务集于一身。而两项业务的价值目标完全不同,前者是追求社会效益,后者是追求商业利益。将这两种不同性质和价值目标的业务混在一起,使得该集团必然存在凭借普遍服务要挟私利的动机。因此,必须从立法环节着手,彻底分离邮政产业的双重属性。普遍服务业务作为社会福利的一部分,其支持费用应由国家通过设立专门的补贴基金、减免税收等财政手段来进行解决。要将公益性的普遍服务与自负盈亏的经营性服务在财务、管理等方面彻底剥离开来,防止将国家对普遍服务的补贴款项用于弥补经营性业务的亏空。而经营性邮政业务市场,则应完全开放,让国有邮政集团与民营企业在公平的规则下开展公平的竞争。(江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