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二)政策驱动因素减弱
后危机初期,所有经济类型工业生产均实现了较快增长,但2010年下半年后开始出现分化,股份合作企业以及股份制企业继续处于高位运行,甚至股份合作企业创出了危机以来的新高,10月份当月,股份合作企业实现增长17.3%,增速高于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速4.1个百分点,延续了6个月上升的势头;股份制企业实现增长15.1%,增速高于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速1.9个百分点。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等受政策刺激减弱因素影响,增速进入下降通道,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也处于回落通道,增速均低于总体工业生产增速。
图3:分类型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wind资讯。
(三)工业生产仍将处于周期小幅回落通道
未来工业生产会继续小幅回落趋势,主要原因如下:第一,总需求扩张速度放缓,消费运行相对平稳、投资承受着下行压力,而进出口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第二,先行指标PMI创出近期的新低,10月当月的值为50.4,逼近经济由景气向不景气转变的临界值50;从内部构成来看, 新订单指数较上月下降0.8,原材料库存较上月下降0.5,这预示出短期内工业下行的趋势;第三,重要重化学工业产品走势也显示出下行的压力,如乙烯产量已经连续保持了三个月的负增长、化学纤维和粗钢产量的同比增速已跌至个位数。第四,前期政策紧缩对目前带动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的股份合作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的生产将产生一定的负面滞后相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