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电】高盛日前发布研究报告指出,没有迹象显示中国部分地区过去数月的工资上涨会导致通胀率明显上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也并未因此受到损害,短期内CPI通胀率可能随着需求增速回落而趋于下行,中长期通胀走势则将取决于货币政策调整。
过去数月,我国多个地区提高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部分企业工资也出现较为明显上涨。有投资者担忧此举是否会从结构上推高通胀率,并导致中国在长期内丧失国际竞争力。
与之对应的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月度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CPI同比涨幅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不过,6月份CPI同比增幅由5月份的3.1%降至2.9%,海关数据则显示,出口同比增速在5月份创出阶段性高点后出现回落。
对此,这份由高盛中国经济学家乔虹主笔的研究报告认为,CPI同比上涨与工资上涨关联不大,并指出,过去数月,没有迹象显示名义工资上涨导致通胀率明显上升,更进一步,过去十年也没有明确证据名义工资的增长推高了通胀水平。
高盛同时认为,工资上涨也并未损害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制造业从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高中受益,考虑到相对生产率和实际工资的变动,中国的相对竞争力没有显著偏离。
事实上,“工资上涨最终可能推动国内消费。”乔虹表示,如果劳动者报酬占国民收入分配比例在未来不断上升,可能有助于将增长推动力从投资和出口转换为消费。
乔虹预计,短期内内需增速放缓态势将持续,CPI通胀率将出现下行,中长期通胀走势则将取决于货币政策调整,而不是工资水平提高。
此外,高盛还认为,人民币名义汇率没有较当前水平显著升值必要,如果生产率和工资增长差异继续当前势头,那么人民币大幅升值可能会损害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