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形势灵活调整松紧力度
虽然未来多种长期存在的物价结构性上涨因素不可小觑,某些时段通胀压力仍有可能卷土重来并突出显现,因此有必要继续运用多种政策手段加强对通胀预期的引导和管理。
熊鹏认为,总体而言,下半年货币政策操作手段仍应以公开市场操作等数量型工具为主,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同时要根据形势变化灵活调整松紧力度。在全球经济“二次探底”可能性加大,中国经济增速趋于平稳的格局下,近期加息的必要性也明显下降。
有业内专家指出,下半年经济依然存在变数,包括通胀、外贸以及上半年三大调控政策——房地产调控、地方融资平台清理和节能减排等政策的效果。货币政策调控空间有限,来自物价方面的压力还是很大。虽然上半年新增贷款4.6万亿元,流动性也有所收紧,但是银信合作渠道释放的流动性不容小觑。有研究表明,上半年银信合作发行的产品规模高达1万亿元,这无疑成为企业贷款的又一隐性渠道。因此,下半年货币政策放松的可能性不大,而数量型调节要优于价格调节。
我国经济总的来看是向宏观调控的方向发展。下半年,经济调控的主基调是保持政策稳定,核心是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之间的关系。温家宝总理近日再次强调,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提高宏观调控的水平,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货币政策在下半年应在继续保持适度宽松的同时,更多地以国内经济形势为参考依据,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以及时应对新形势。潜在的过剩、通胀和泡沫风险不容忽视,这就需要货币政策以更加灵活的手段对市场进行有效调节,及时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对流动性、通胀预期等问题进行合理疏导。此外,货币政策还应加强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就业政策等宏观政策的协调配合。记者李倩 金融时报
|